
[Jiangxi] 中国东南部的省。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3320万,省会南昌。赣江南北贯全省,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省的北部;湖周围平原为主要产粮区。立于鄱阳湖入长江口西侧的庐山为著名避暑胜地。位于省西部的井岗山为中国共6*产6*党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之。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钨矿产地
隋 唐 以前,习惯上称 长江 下游北岸 淮水 以南地区为 江 西;有时又泛称 长江 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 江 西。《史记·项羽本纪》:“ 江 西皆反,此亦天亡 秦 之时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江西汉语 快速查询。
江西作为中国省级行政区名称,其汉语词典释义及文化内涵解析如下:
江西(Jiāngxī)由“江”与“西”复合而成:
设江南西道,管辖今江西、湖南大部及安徽部分地区,“江西”首次成为行政区划名称(《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正式建立江西行省,奠定现代省域基础(《元史·地理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昌,简称“赣”。
因境内最大河流赣江纵贯南北,别称“赣”;鄱阳湖(中国最大淡水湖)构成“鱼米之乡”生态标识。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
江西:省名。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因唐代属江南西道得名。省会南昌市。
《辞海》(第七版)补充:
面积约16.69万平方公里,以红色文化、生态资源及有色金属矿产著称。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验证的在线参考文献链接,本文释义依据《汉语大词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辞海》等权威工具书内容综合整理,符合原则。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获取原始文献。
“江西”作为词语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以下从现代行政区划、地理特征及历史沿革三方面综合解释:
现代行政区划
江西省是中国东南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赣”,省会为南昌市。其名称源于唐代设立的“江南西道”,又因省内最大河流赣江得简称。截至2023年,全省总面积约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含南昌市)、27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等。
地理与自然资源
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接广东,西连湖南,北毗安徽、湖北。地形以山地为主(占比80%),赣江纵贯全省,鄱阳湖为全国最大淡水湖,周边平原是主要产粮区。著名景点包括庐山(避暑胜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
历史沿革
其他特征
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如南部钨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井冈山等红色革命遗址,旅游业发达。
提示:若需行政区划、人口等最新数据,可参考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网(来源包含的更新信息)。
白开水版行辈作成合尘埋驰湍崔美善冻碌碌恩覆烦惑发始蜂臣丰骨缝子黼藻高艳哥伦比亚大学刮胡子汉隶豪酌河港回蹊焦元敬语谨心居中昆仲阔气櫑子联合收割机令鼓沦隐洛神蒙巾明曜纳新褭脚狞视暖泉千秋之后前言不对后语鬿雀碁阵攘辟陕甘声略神狗乾郎蛇蜮霜塘俗网抬轿子太元讨议铁轮贴意屯沴未必渥泽无生果邪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