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为州名。泛指 辽 东一带地方。 唐 王勃 《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羣公 叶县 ,鳧飞入朝廷而不出;下走 辽 州,鹤去谢城闕而依然。”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登楼沥酒》:“英雄岂落他人后,便教他号正单于,知甚日信达 辽 州。”
“辽州”是一个历史地名,其含义和演变需结合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来理解:
山西左权县旧称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设辽州,治所在乐平(今山西昔阳西南),后迁至辽山(今左权县)。明初升为直隶州,1912年改称辽县,1942年为纪念左权将军更名为左权县。
辽东地区古称
唐代曾在辽东城(今辽宁辽阳)设辽州,后废置;辽代另置辽州,治辽滨(今辽宁新民东北辽滨塔),金代废除。此名称多泛指辽东一带。
文学中的比喻义
部分现代释义提到,“辽州”在文学语境中可比喻事物衰败、荒凉的状态,或形容人的精神低落。但此用法多见于非权威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该词核心指历史上山西、辽东两地的行政区划,现代主要指山西左权县。文学引申义使用较少,需谨慎参考。
辽州(liáozhōu)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辽宁省辽阳市的一个地区,也可以指辽宁的整个地区。
辽州的拆分部首是“辶”(辵),代表“走”的意思;辽州的笔画数为13画。
“辽州”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北方民族的名称。在唐朝时期,辽州是指辽东地区。辽州在宋朝被设立为一个州,是辽宁地区的行政中心。
辽州的繁体字为「遼州」。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辽州的写法有一些变化。在《康熙字典》中,辽州的写法为「尞州」。在《说文解字》中,辽州的写法为「遼州」。
1. 辽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2. 他在辽州工作了十年。
辽州的组词有:辽州市、辽州地区、辽州人等。
辽州的近义词有:辽阳、辽东。
辽州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立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