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墨子·号令》:“环守宫之术衢,置屯道,各垣其两旁,高丈,为埤倪。”《魏书·食货志》:“其有特不自存者,悉检集,为粥於术衢,以救其困。”
“术衢”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术(shù)
衢(qú)
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城市道路或战略要道,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单字演变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典及《墨子》《魏书》等典籍。
术衢(shù qú)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术”和“衢”。
其中,“术”是由木字旁和术字旁组成,它的部首是木,总共有五个笔画;而“衢”是一个独体字,它的部首是行,总共有十三个笔画。
“术衢”一词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桑间之术,则时衢之。”在古代,术指的是行业、技艺,衢指的是交叉的道路。因此,“术衢”原意是指交叉的行业、技艺。
在繁体字中,术衢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术衢的字形相对简化。术的字形中,术字旁的下部分与木字旁合一,改为右边有竖折的形状;衢的字形中,保留了现代汉字中的结构。
1. 他精通多个领域的术衢。
2. 这座城市是文化艺术与商业贸易的术衢。
术士、术科、衢路、衢站。
技艺、行业、门类。
纯熟、单一、狭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