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构词法的意思、构词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构词法的解释

[morphology] 一种语言中的构词因素和过程的规律

详细解释

由词素构成词的方式。如汉语构词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词根加词根,如“群”和“众”合成“群众”;二是词根加词缀,如“杯”加“子”成为“杯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构词法的定义与内涵

构词法(Word Formation)指语言中创造新词的方法与规则体系,是词汇产生和扩展的核心机制。汉语构词法聚焦于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的组合方式,通过特定规则形成具有独立意义的词语。其核心在于分析词内语素的结构关系与功能分类,例如词根、词缀的结合模式(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80页)。

汉语构词法的主要类型

  1. 复合式

    由两个或以上词根语素组合成词,占汉语词汇主体,包括:

    • 联合型:语素意义并列或互补(如“道路”“尺寸”);
    • 偏正型:前语素修饰后语素(如“皮鞋”“雪白”);
    • 补充型:后语素补充说明前语素(如“提高”“推翻”);
    • 动宾型:前语素表动作,后语素表对象(如“读书”“管家”);
    • 主谓型:前语素表主体,后语素表陈述(如“地震”“年轻”)。
  2. 附加式

    词根语素与词缀结合,分为:

    • 前缀+词根:如“老师”“阿姨”中的“老”“阿”;
    • 词根+后缀:如“桌子”“石头”中的“子”“头”(来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附录)。
  3. 重叠式

    语素重复构成新词,表强调或语义变化(如“妈妈”“渐渐”)。

  4. 简缩式

    通过缩略短语形成新词(如“高校”(高等学校)、“科研”(科学研究))。

构词法的语言学价值

构词法揭示汉语词汇系统的生成逻辑,反映语言的经济性与能产性。其规则制约新词创造(如“网红”“碳中和”符合偏正结构),并为语义分析提供依据(如“黑板”偏正结构区别于联合型的“笔墨”)。研究构词法对词典编纂、语言教学及计算语言学均有重要意义(来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8-72页)。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构词法”的详细解释:

构词法(Morphology)是语言学中研究词语构成规则的分支,主要探讨词语如何通过特定方式组合成新词。以下是核心要点:

  1. 主要类型
  1. 特殊形式
  1. 语言差异
  1. 学习意义

注:若需具体语言的构词规则分析,建议补充说明目标语种,例如英语/汉语构词法对比等。

别人正在浏览...

八堦北垂不登大雅之堂不近道理程颢称指尘牵冲谦穿带纯利当成砥柱中流夺嫡蕃昌凡格反口飞楫坟花愤争肤挫干浼裹头人海蟾海心寒疟涸渔胡头脚踏着脑杓子靖节徵士技术空豁豁空心砖叩询酪酥略绰捩眼流变卤菜杗廇旻天年级券商取毙鹊炉癯顔如鱼离水赛寳深切时见世难视如珍宝衰冗霜翰嗣续邃清太史简通诉瓦珑温谨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