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願的意思、恭願的詳細解釋
恭願的解釋
恭謹誠笃。語本《書·臯陶谟》:“願而恭。” 孔穎達 疏:“願者,慤謹良善之名。” 漢 王充 《論衡·自紀》:“六歲教書,恭願仁順,禮敬俱備,矜莊寂寥,有巨人之志。”《晉書·吳敬王宴傳》:“ 晏 為人恭願,才不及中人。”《新唐書·牛仙客傳》:“為相謹身無它,與時浮沉,唯唯恭願。”
詞語分解
- 恭的解釋 恭 ō 肅敬,謙遜有禮貌:恭敬。恭謹。恭候。恭維。恭賀。打恭(拱揖)。洗耳恭聽。 筆畫數:; 部首:小; 筆順編號:
- 願的解釋 願 (①願③願) à 樂意,想要:甯願。願意。情願。自願。 希望:願望。志願。但願。夙願(亦作“宿願”)。如願以償。事與願違。 迷信的人對神佛許下的酬謝,泛指許給别人的好處:許願。還願。 老實謹慎,恭
網絡擴展解釋
“恭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恭謹誠笃,主要用來形容人的品行謙遜、謹慎且誠實可靠。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詞義構成:由“恭”(恭敬、謙遜)和“願”(謹慎、誠實)組合而成,強調内外兼修的品德。
- 核心含義:形容人态度恭敬、言行謹慎且本性善良,帶有敦厚質樸的特質()。
文獻溯源
- 《尚書·臯陶谟》
最早可追溯至“願而恭”的表述,孔穎達注解為“願者,悫謹良善之名”,即誠實謹慎、本性善良()。
- 《論衡·自紀》
漢代王充以“恭願仁順”描述人物,突出其兼具謙恭與仁德()。
- 《晉書》《新唐書》
記載曆史人物時用“恭願”形容其性格,如晉代吳敬王“才不及中人”但為人恭願,唐代牛仙客為官“唯唯恭願”等()。
使用場景
- 古代語境:多用于史書、典籍中評價人物的品德,強調謙遜、謹慎與誠實的結合。
- 現代延伸: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文學或學術讨論中可借以表達類似特質()。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恭謹、敦厚、誠笃、謙遜
- 反義詞:輕浮、狡詐、傲慢、虛僞()
注意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恭敬祝福”,可能與原意存在差異。建議在古籍或學術語境中以“恭謹誠笃”為主流釋義(需謹慎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恭願的意思
恭願是一個詞語,表示對他人發生喜事或取得成功表達的祝福和祝願。用于禮貌地表達祝賀和祝福他人。
恭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恭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恭"字的部首為"心",筆畫為"7"; "願"字的部首為"心",筆畫為"13"。
恭願的來源
恭願一詞,是由"恭"和"願"兩個字組成。"恭"字有恭敬、恭謹之意,"願"字有願望、祝願之意。結合在一起,表示對他人恭敬并表達祝願之情。
恭願的繁體字
恭願的繁體字為「恭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恭願」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可參考古代文獻和銘刻碑文來查看具體的古代寫法。
恭願的例句
1. 恭願您生日快樂,事事如意!
2. 恭願你取得的努力和成就帶來更大的成功。
3. 恭願新婚夫婦百年好合,永遠幸福美滿。
恭願的組詞
恭願沒有常見的特定組詞。
恭願的近義詞
祝賀、祝福、祝願
恭願的反義詞
批評、責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