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蘧庐的意思、蘧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蘧庐的解释

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庄子·天运》:“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 郭象 注:“蘧庐,犹传舍。” 唐 刘禹锡 《管城新驿记》:“蘧庐有甲乙,牀帐有冬夏。” 金 党怀英 《村斋遗事》诗:“人生天地真蘧庐,外物扰扰吾何须。” 严复 《原强》:“法制者,圣人之芻狗,先王之蘧庐也,一陈不可復用,一宿不可復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蘧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哲学意蕴的古语词,原指古代驿站供人暂居的房舍,后演变为对人生短暂居所的比喻。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天运》:“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庄子用驿站比喻仁义礼仪的临时性,主张不应执着于形式规范。

从词义演变看:

  1. 本义层面:《淮南子·诠言训》注“蘧庐,草屋”,指用芦苇、茅草搭建的简易屋舍,特指周代驿站建筑。《周礼·地官》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这类建筑仅供传递文书者短暂歇息。
  2. 引申层面:经学家郑玄在《礼记注》中引申为“犹寄寓”,明清文人多用于诗文中寄托人生如寄的感慨,如苏轼“蘧庐天地间”诗句,将宇宙比作暂居之所。
  3. 哲学内涵: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特别强调其“不可久处”的特性,与佛教“无常观”、道家“虚室生白”思想形成互文,成为儒释道共用的哲学意象。

权威文献《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着重标注其“借指修养境界”的深层含义,现代研究中多用于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暂住性与精神超越性的辩证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

“蘧庐”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义、哲学引申义及文学意象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字面义

本义为古代驿站的临时居所,即供旅人短暂休息的房舍,类似现代旅馆。例如《庄子·天运》注疏中明确提到“蘧庐犹传舍(驿站)”,唐代刘禹锡《管城新驿记》也以“蘧庐”指代驿站的住宿设施。

二、哲学引申义

在《庄子·天运》中,蘧庐被赋予哲学隐喻:“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不可久处。”庄子借此表达仁义如同旅舍般短暂,主张人应超脱世俗规范的束缚。后世文人如金代党怀英、清代严复等沿用此喻,引申为对制度或理念的批判性思考。

三、文学意象

宋词等文学作品中,蘧庐衍生出双重象征:

  1. 简朴居所:部分语境中代指隐士或贫寒者的草庐,体现安贫乐道的志趣(如、3提及的“恬退”主题)。
  2. 人生如寄:如“天地真蘧庐”等表达,暗含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使用注意

需根据语境判断具体含义:在历史文献中多指驿站;道家典籍及受庄子影响的文学作品中侧重哲学隐喻;诗词中则可能融合简朴与虚无双重意象。建议优先参考《庄子》《汉典》等高权威性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沙惨黯禅真撦鼓夺旗尘浊春播辞色从臣从宽发落大敌大罗天登迈底死断齑画粥度鸟恩狎丰貂供床供设扢抖抖故而捍护后哲火碱渐涂接力赛跑静绿基线极治康乂看透珂雪苦难蓝湛湛累罚楼车鸾凤分飞马赀美人胎子贫游谱注前联迁善去恶谯止弃地乞儿起根发由弃甲弃伪从真桑枢甕牖尚书生肌审问申制世民树倒根摧黍米通泰无咎无誉相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