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unbiased;equitable;impartial]∶公正,不偏不倚
公平合理
(2) [equitable]∶指对一切有关的人公正、平等的对待
公平分配
(3) [reasonable;rational]∶合理
公平交易
公正而不偏袒。《管子·形势解》:“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汉书·杨恽传》:“ 惲 居殿中,廉絜无私,郎官称公平。” 唐 慕幽 《剑客》诗:“杀6*人虽取次,为事爱公平。” 曹禺 《雷雨》第二幕:“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公平汉语 快速查询。
公平是汉语中表示合理平等原则的核心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强调对权利、机会、资源的均衡分配。该词最早可追溯至《战国策》"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其构词法「公」取公共性,「平」取平衡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公平包含三个维度:
现代语义延伸至经济学领域,指市场交易中的等价原则(《经济学百科全书》)。国务院2023年发布的《促进公平竞争条例》将其细化为"规则透明、机会均等、结果可期"的三重保障机制,该文件通过中国政府网向公众公示(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3-05/12/content_5687120.htm)。
在语法功能上,公平可作形容词(公平的裁决)、名词(维护公平)、副词(公平分配)。其近义词"公正"侧重程序正当性,"平等"强调结果一致性,这组词汇差异在《同义词辨析词典》中有详细论述。
“公平”是一个涉及伦理、社会、法律等多领域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义是“合理、无偏私地对待人或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解析:
公平指在处理事务或分配资源时,遵循合理的原则,不因个人情感、利益或偏见而偏袒某一方。它强调规则的一致性和对待的平等性,例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公平并非绝对的“一刀切”,而是动态平衡的过程,需结合具体情境、规则和人性化考量。它是社会稳定与个人尊严的基石,也是法律、政策制定的核心原则之一。
爱民如子白徒宝璧北落师门辨才冰轮常秩程仪斗极斗绝一隅庉庉放僻邪侈分房减口陔鼓膈肢洼犷犷虹草佪翔荒阅环蛇贿纵矜救老衣敛丐离坼理赏旅农漫然毛瑟冥极民意庖娲跑躁配偶遣除千叠汽船清质弃言权假羣凶觞传尚主善世申呈水晶钉疏遬疏香丝瓜损耗天横统购童真退役腕钏王躬悟空消破谢奠吸风饮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