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终极,指天。《穀梁传·庄公三年》“三合然后生” 晋 范宁 注:“会二气之和,极发挥之美者,不可以柔刚滞其用,不得以阴阳分其名,故归於冥极而谓之天。”
(2).佛教指悟道的最终境界。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及身随顺玄化,诚以信往,然后悟随应求,一悟所振,终可遂至冥极。”
冥极是一个具有哲学意蕴的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义与语境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冥"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幽也",本指幽暗深邃,《汉语大词典》引申为"高远难测的境地"《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版)。"极"原指房屋最高处的脊梁,《尔雅》训为"至也",后衍生出"终极""顶点"之意。二字组合构成"玄妙深奥的终极境界"这一核心语义。
二、哲学内涵 该词常见于道家典籍,《庄子·逍遥游》载:"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晋代郭象注疏时以"冥极"形容与道合一的至高状态《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6版)。宋代程颢《识仁篇》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朱熹注解称此境界乃"冥极之谓",指天人合一的认知维度《二程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
三、语用特征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领域,《现代汉语大词典》标注其为"书面语词",例证可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宋明理学追求的冥极,实为对形而上本体的把握"《现代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该词常与"太极""无极"构成概念群,但区别于"太极"的生成义、"无极"的本原义,更强调认知层面的终极抵达。
“冥极”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根据语境和来源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
终极,指天
佛教中的悟道境界
“冥极”的核心含义仍以“终极、天”和“佛教悟道境界”为主,其他释义需谨慎参考。建议优先依据《汉典》等权威来源进行解读。
半饷边兵兵痞子播乱搽粉搭裢丹紫电冰柜繁荣覆坼服箱钢丝搆难鬼计多端候比猴刺脱辉光日新交泰交用驾辕灸师九野巨巾军州髡放凌波池柳管俚謡雒阳鹅马蛉菜冒位没准儿邈真木弓宁乂牛酪女眷譬释曝晒諐失确凿不移丧气上庠少君术识者手简梳篦述怀髫丱惕惧啍喥外手完愿微贱问听无边风月乌撒鲜卑山小余褉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