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供拟 ”。
关于“供儗”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供儗”是“供拟”的异体写法,表示供给、供应,特指为特定需求筹备物资或服务。例如《旧唐书》中提及“岁时服用,自可百司供拟”,即指官方机构按季节筹备物资。
词源与构成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如描述官府、礼仪活动中的物资调配,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使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历史类文献。
《供儗》是一个汉字词汇,代表供奉、奉献的意思。在中国文化中,供儗是一种对神、祖先、先贤等尊敬的表达方式,人们通过供奉祭品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崇拜。
《供儗》的部首是「人」和「力」,部首「人」表示人类,「力」表示力量。它总共由17画组成。
《供儗》这个字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或西周时期。它的字形和义项经历了演变和衍化,到了现代文化中被广泛使用。
《供儗》的繁体字是「供奈」。在繁体字中,“奈”代表了对神灵的尊敬和顺从。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时候《供儗》的字形与现在稍有不同。例如,在古代碑铭或文献中,可以看到一些稍微有变化的字形。这是因为汉字的字型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供儗》的例句:
1. 他每天早上都会在神龛前供奉祭品。
2. 儿女们每年清明节都会去坟墓前供奉祖先。
3. 这个庙宇每天都有人来供奉香火。
与《供儗》相关的一些组词有:
1. 供品
2. 供养
3. 供神
4. 供奉
与《供儗》的近义词有:
1. 奉献
2. 敬奉
3. 崇拜
与《供儗》的反义词有:
1. 盗取
2. 贪婪
3. 不尊重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