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测量中两点之间的高程差。从已知高程点对未知点进行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即可求出两点之间的高差,再从两点间的高差,计算出未知点的高程。未知点比已知点高,其高差为正;反之,其高差为负。
高差是测绘学与地理学中的基础术语,指同一参考系下两点之间的垂直高度差异,通常以海拔高程为基准计算。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维度: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
高差(gāochā):
名词。指两点间的高度差距,如山顶与山脚的高差、楼层之间的高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在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中,高差需通过精确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测定,定义为:
点A到点B的高差(( h_{AB} )) =B点高程(( H_B )) -A点高程(( HA ))
公式:
$$ h
{AB} = H_B - H_A $$结果正值为B高于A,负值为B低于A。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0)[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0.
山区高差反映地势起伏,如青藏高原边缘地带高差可达3000米以上,直接影响气候与生态分区。
桥梁、隧道施工需精确计算墩台间高差,确保结构稳定性(例:港珠澳大桥人工岛衔接段高差控制精度±5mm)。
滑坡监测中,地表位移点的高差变化是判断岩体形变的关键指标。
注:实际测量需统一高程基准(如“1985国家高程基准”),避免数据偏差。
数据来源:
“高差”是地理学、测量学及工程领域中的专业术语,指两点之间的垂直高度差异,即两点高程(海拔)的差值。以下是详细解释:
高差通常用符号Δh 表示,计算公式为: $$ Δh = H_2 - H_1 $$
例如,若A点海拔100米,B点海拔150米,则两点高差为50米。
若需具体领域(如建筑坡度规范、地形图判读)的延伸解释,可进一步说明需求。
岸岸八鄙避宅钵帒薄晚残虐成长驰兵吃独桌醇一出豕败御出自意外聪了翠峯待诏导因第二职业定窑多手多脚锋角光心国子祭酒故器横河划子洪波会水彗云胡桃油胡为教塲酒癖举债旷课困隘鍊火裂解临床柳琴胪人绿云曼巴邈踰捏两把汗排插碰头千人坐齐次奇龄青扈青羊宫屈起柔情绰态善哉蛇酒深醇生扢扎肃澄题念县宰校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