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通的意思、感通的详细解释
感通的解释
谓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语本《易·繫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语类》卷七二:“ 赵致道 问感通之理。曰:‘感,是事来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谢小娥 立志报仇,梦寐感通,歷年乃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排外宜有别择》:“如谓委屈将顺,先意承旨,即可感通殊俗……而外人且愈养而愈骄,其蹴踏凌侮,乃无所不至。”
词语分解
- 感的解释 感 ǎ 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
- 通的解释 通 ō 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 懂得,彻底明了: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 传达: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
专业解析
感通,作为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典文献中的运用来深入理解。该词由“感”与“通”两个核心字素构成,承载着深厚的哲学与文化意蕴。
一、字义解析
- 感:本义指外界事物作用于心而引发的反应、触动,如《说文解字》释为“动人心也”。引申为感应、感受、情感等。
- 通:本义指达、畅行无阻,如《说文解字》释为“达也”。引申为贯通、沟通、知晓、顺畅等。
二、词义阐释
“感通”合为一词,其核心含义指:
- 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指人与人之间,或人与某种精神存在(如神明、祖先)之间,因内心的深切感应而达到心意相通、相互理解的状态。例如在描述知音、挚友或虔诚信仰者与其信奉对象的关系时使用。
- 天人感应,交互沟通:这是该词在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道家思想)和宗教观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人的行为、心意(尤其是至诚之心)能够感召、触动天地自然或神明,并得到相应的回应或显现,从而实现人与超越性存在的沟通与和谐。如《周易·系辞上》所言“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描述了这种由静至动、因感而通的宇宙运行与认知模式。
三、文化意蕴
“感通”概念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 整体关联的宇宙观:认为天、地、人并非隔绝,而是相互联系、感应的有机整体。
- 道德修养的途径:儒家强调通过修养心性(尤其是“诚”)来达到“与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境界,感通是实现这种境界的关键。
- 宗教实践的基础:在祭祀、祈祷等宗教仪式中,信众相信通过至诚之心能与神明感通,获得庇佑或启示。
总结
“感通”意指因内心的深切感应而达到沟通、理解、共鸣的状态,既可用于描述人际间的情感默契,更核心的是指天人之间、心物之间通过感应而实现的交互沟通与和谐统一,是中国哲学与文化中关于宇宙联系和心性修养的重要概念。
主要参考来源(基于权威辞书与经典文献释义,无直接可链接的单一网络词典条目):
- 释义框架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工具书对“感”、“通”及“感通”词条的阐释。
- 哲学意蕴部分依据《周易》(特别是《系辞传》)、《礼记》等儒家经典中关于“感应”、“感通”的思想,以及历代注疏。
- 文化背景参考了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相关研究中对“天人感应”、“心物关系”等概念的论述(如汤一介、李泽厚等学者的相关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感通”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感通”指此方有所感,彼方有所通,即通过情感或行为的触动,使对方产生相应反应。这一概念强调心灵或精神层面的互动,例如真诚的情感能超越物理界限达成共鸣。
二、词源与经典出处
-
《易经·系辞上》
最早出自《周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意指《易经》本身虽静默无为,却能通过感应通晓万物规律,成为“感通”的哲学源头。
-
古代文献用例
- 唐代韩愈在《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中写道:“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表明至诚之心可感通神明。
- 《三国志》中亦有“精诚不足以感通”的表述,强调真诚的重要性。
三、延伸解释
- 人际交流:指人与人之间通过情感共鸣实现理解,如成语“心心相印”。
- 哲学层面:在宋明理学中,朱熹曾探讨“感”与“通”的关系,认为“感”是外界触发,“通”是内在回应(《朱子语类》卷七十二)。
四、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感通”多用于描述超越语言或形式的精神互通,例如艺术鉴赏中的“共鸣”,或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理解。
总结
“感通”融合了古典哲学与人文精神,既是一种互动机制,也是一种理想化的交流境界。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周易》原文或理学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苞栎财政政策尘秽创钜痛深吹篪刍荛之言粗鲁大姑殿堂典章制度电子层动品贰馔费口唇飞盐丰年玉讣告孤苦零丁蛊媚古木参天寒暑针胡子工程煎饼奸犯僵李代桃僭窃交心酒脊皮课椅扣楫中流诳具溃灭良愈料次漫声马翁名贵孽裔苨苨排行榜气昂昂迁吏铅泽秋见丘木凄雨辁朴群威群胆社队歙砚叔待隋堤岁杪田鼠窕邃往体尾骨象形文字纤枯仙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