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甘肃汉语 快速查询。
甘肃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名称,其名称来源于古代河西走廊的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组合而成。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甘”字原指味美,后衍生为地名,喻指水土丰饶;“肃”字本义为恭敬,后用于指代边疆重镇,象征安定边疆的军事意义。这一命名方式始于元代设立的“甘肃行省”,沿用至今。
在地理范畴上,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邻四川、青海,西连新疆,北靠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其地貌呈现“三山夹两河”特征,即祁连山脉、陇山、六盘山与黄河、洮河相间分布,形成独特的河西走廊与陇中黄土高原景观。《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指出,甘肃作为丝绸之路咽喉要道,自古便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从历史沿革来看,甘肃自先秦时期即为西戎、羌族聚居地。汉武帝时期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唐代设陇右道,元代正式确立省级建制。《甘肃省志》记载,全省现存不可移动文物1.68万处,其中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麦积山石窟等7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印证了其“华夏文明发祥地”的历史定位。
在文化语义层面,甘肃承载着多民族融合的象征意义。全省现有54个民族聚居,其中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为甘肃独有民族。《中国语言文化大典》特别强调,甘肃方言属中原官话秦陇片,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如“尕”(小)、“谝”(聊天)等,成为语言研究的活化石样本。
甘肃省的名称及含义可综合以下方面解释:
1. 名称由来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2. 地理位置 地处中国西北,东接陕西,南邻四川、青海,西连新疆,北靠宁夏、内蒙古,西北与蒙古国接壤。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总面积约42.58万平方公里。
3. 地形特征 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地带,地貌复杂多样,包含山地、高原、河谷、沙漠等,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4. 历史沿革
5. 其他特色 省会为兰州,辖14个市(州),含2个民族自治州。经济以农业为主(马铃薯、小麦等),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油等)。
榜书倍招崩阙彩礼财权参诣唱凯骣马雠仇出尘楚洁春风风人邨落单比巅一调把戏滴得斗姆杜口无言恶地阿世访恤風動工具风鬣附宝趺足干罢感兴趣共姜刮垢磨痕瘑疥害危恒明绘声绘形剑腹饴唇絶佳巨象堪达罕空言旷官刲剔领统漏星堂緑筠南陆偏察浦口切脉清浊启证任便三睘生母视保摔阔牌子赎刑土中宅微词威凛凛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