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改命的意思、改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改命的解释

(1).改变成命。《易·革》:“有孚,改命。吉。” 高亨 注:“其命既下而又改之也。” 唐 韩愈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

(2).更名;改变称呼。《左传·宣公四年》:“王思 子文 之治 楚国 也,曰:‘ 子文 无后,何以劝善?’使復其所,改命曰‘生’。” 杜预 注:“易其名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夫人使馈之锦与马,先之以玉,曰:‘君之妾 弃 ,使某献。’左师改命曰:‘君夫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改命”一词在汉语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义,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字面释义与基本概念

“改命”由动词“改”(改变、变更)与名词“命”(命运、天命)组合而成,字面意为改变既定的命运轨迹。在权威词典中的定义为:

改变命运:指通过主观努力或外部干预,扭转原本注定的生命历程或境遇。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21页。


二、文化哲学内涵

  1. 儒家视角:修身以立命

    儒家强调“修身立命”,认为个人可通过道德修养(如《孟子·尽心上》所言“修身以俟之”)主动调整命运方向,体现“人定胜天”的积极价值观。

    来源:《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

  2. 道家思想:顺应与超越

    道家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抱朴子》),提倡通过修炼身心超越天命束缚,但需遵循自然规律(“道”),体现辩证的改命观。

    来源:《抱朴子内篇校释》,王明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

  3. 民间信仰:符号化实践

    在民俗中,“改命”常与风水、占卜等符号化行为关联,反映人们对掌控不确定性的心理诉求,但需理性辨析其文化象征意义。


三、现代语境下的应用


权威引用总结

“命虽注定,运可转圜。改命之要,在尽人事而应天时,非妄逆常理也。”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28页。

网络扩展解释

“改命”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需结合古籍与现代语境综合理解。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基本含义

  1. 改变成命
    源自《易经·革卦》“有孚,改命,吉”,指更改已有的命令或命运。古代多用于政治或军事决策的调整,如唐代韩愈诗句“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
    哲学层面则引申为“趋吉避凶”,通过调整行为或选择规避灾祸,如《易》学中“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留一线生机”的解读()。

  2. 更名或改变称呼
    见于《左传·宣公四年》中楚国令尹子文被改称“生”的典故,强调名称的变更()。


二、现代延伸含义

  1. 突破命运限制
    现代语境下,“改命”多指通过个人努力、智慧或行为改变既定的命运轨迹,例如“逆天改命”的表述()。

  2. 调整思维与行为模式
    如所述,改命的核心是“改变习以为常的信念和反应模式”,通过觉察与修正日常习惯,逐步实现命运的转变()。


三、使用场景

“改命”既包含古代对命令或名称的变更,也融合了现代对命运自主性的追求。其核心在于通过行动、思维调整,突破既定轨迹。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白毫相备恪避弄畅道是春醁错逜冬裘逗气断开防畛凤楼琪树付邮公表估度含殓耗资河章候风黄瓜皇京回翼活句贱辰稽废禁甲窘狭浚壍剧情睽忤酷苛老生常谈连手慢戏懵懵懂懂批亢擣虚平戎魄荡魂摇仆赁乾腊启闭塞绮户弃书捐剑畎夷乳鱼三民主义森肃胜践霜树庶绩顺天从人私嗜嗣孙岁竟挞末蜪蚅陁崩尾巴温馨献谋下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