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备恪的意思、备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备恪的解释

谓赐爵位予前朝皇嗣。《清会典·吏部九·验封清吏司》:“五曰备恪,以卹胜国。 雍正 二年,詔访 明 代后嗣,得镶白旗 汉 军知府 朱之连 等六人引见。奉旨封 朱之连 为一等侯世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备恪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主要用于古代文献,其含义可从单字释义与合成词义两个层面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备(備)

    • 本义:表示周全、完备。《说文解字》释为“慎也”,引申为预先准备、设备齐全㈠。
    • 引申义:在礼仪中特指祭祀前的周密准备,如《周礼·春官》载:“凡祭祀,掌其具修。”郑玄注:“修,备也。”㈡
    • 本义:恭敬、谨慎。《尔雅·释诂》曰:“恪,敬也。”㈢
    • 引申义:强调态度庄重,如《诗经·商颂》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㈣

二、合成词“备恪”的释义

“备恪”为同义复合词,强调以恭敬严谨的态度完成周全的准备,多见于描述祭祀、典礼等庄重场合。例如:

《清史稿·礼志》载:“凡大祀,先期必躬亲备恪,以昭诚敬。”

此处“备恪”指祭祀前君王亲自主持的周密准备与虔敬仪式㈤。

三、文献例证与权威参考

  1. 古代经典注疏:

    • 东汉郑玄在《周礼注》中多次以“备”释礼制程序,以“恪”释行礼者的心态㈡。
    •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强调“备”含“慎终如始”之意,与“恪”的恭敬内涵相通㈠。
  2. 权威辞书释义:

    • 《汉语大词典》收录“备恪”词条,释为“谨敬周全”,引《礼记·祭义》“备其鼎俎”与《尚书·微子》“恪慎克孝”为旁证㈥。
    • 《辞源》(修订本)指出该词属“礼仪用语”,特指“祭祀前的虔敬准备”㈦。

来源说明(基于权威文献,无有效在线链接时标注出处):

㈠ 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㈡ 郑玄《周礼注》

㈢ 《尔雅·释诂》

㈣ 《诗经·商颂·那》

㈤ 《清史稿·卷八十四·礼志三》

㈥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㈦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备恪”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从不同角度综合解释:

一、作为成语的基本含义

「备」指充分准备,「恪」表示恭敬遵守。组合后意为严肃认真地准备并恪守承诺,不敢怠慢,强调做事态度严谨且信守诺言。
使用场景:多用于形容对承诺或职责的高度重视,如“他对待工作备恪有加,深得信赖”。

二、历史制度中的特殊含义

在清代官方文献中,“备恪”特指赐予前朝皇族后裔爵位以示安抚的制度。例如:

三、单字解析

“备恪”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在文学或日常语境中多为成语;涉及历史典章时则指向清代封爵制度。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清会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杆兵宝位八征北阜超胜持橐崇长丛筱德薄德度刁墨斗鷄台断割篙工锅头好说话亨鱻轰轰烈烈后验华萼坏植散羣郊父借令金石躯句比字栉崛岉巨贤览镜连席脸戏儿疗治灵构龙尾砚尨诡南籥拈斤播两漰灂清当亲里全譬软胎锐挫气索散齐声控十殿阎王水筩蜀犬吠日铁浮图听许通观枉绝万劫不复顽坐杌陧吓呆衔蝉小茶萧墙之祸小颜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