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改步改玉的意思、改步改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改步改玉的解释

亦作“ 改玉改行 ”。亦作“ 改玉改步 ”。《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 行 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于 房 。 阳虎 将以璵璠歛, 仲梁怀 弗与,曰:‘改步改玉。’” 杜预 注:“ 昭公 之出, 季孙 行君事,佩璵璠祭宗庙。今 定公 立,復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璵璠。”《国语·周语中》:“ 晋 文公 既定 襄王 于 郟 ,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韦昭 注:“玉,佩玉,所以节行步也。君臣尊卑,迟速有节,言服其服则行其礼,以言 晋侯 尚在臣位,不宜有隧也。”原谓改变步武,更改佩玉,使符合臣制。后称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为“改玉改步”。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 蒙古 不道,宰割诸夏,改玉改步,人无异心。” 晋 郭璞 《南郊赋》:“於是时惟青阳,日在方旭,我后将受命灵坛,乃改步而鸣玉。”《南齐书·高帝纪上》:“ 姬旦 秉哲, 曲阜 启蕃,或改玉以弘风,或胙土以宣化。” 清 黄宗羲 《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謡言沸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改步改玉”是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定公五年》,原句为“改步改玉,往践乃职”,指因身份地位变化而调整行为规范与礼仪制度。该词由并列结构组成,“改步”指改变行走步伐,“改玉”指更换佩玉形制,两者均象征古代礼制与等级制度的调整。

从语义演变看,“改步改玉”引申为根据现实情况变革旧制,多用于政治、社会领域。例如《汉书·王莽传》记载“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改步改玉”,此处借指赋税制度改革。

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常用于强调制度革新需符合客观规律,如《汉语大词典》释义“比喻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换适当的措施”。其近义词包括“因时制宜”“革故鼎新”,反义词为“墨守成规”。

权威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

2.《左传译注》中华书局

3.《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改步改玉”是一个古代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该成语原指死者身份改变后,安葬的礼仪规格需相应调整。其中:

二、出处与典故

出自《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卒后,阳虎欲用君主规格的玉器陪葬,仲梁怀反对并称:“改步改玉。”
此典故强调礼仪需与身份匹配,后引申为制度或地位的变更需调整相应规范。

三、引申含义

  1. 象征改朝换代:如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中以“改玉改步”指代政权更迭。
  2. 泛指制度变革:用于描述因身份、地位变化而调整规则或礼制的行为。

四、相关变体与用法

五、现代应用

现多用于比喻性表达,强调因核心要素变化而调整配套措施。例如:“企业转型需改步改玉,同步更新管理体系。”


注:如需完整出处或更多例句,可参考《左传》原文及汉典等权威辞书(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棒槌悲音辨人不勤不豫才行操习剗却充其量传道聪明智能窜取帝天东讨西征动心怵目飜飞烦扰犯斋人蜂鹤个旧公共场所豪桀恒则河清云庆黄头小儿毁黩谏工僥幸惊矍夸衆琅当拉杂垒城靓服临池马船珉珣谋新内闼朋爱扑鼻洽人圻堮启居顷克青尊诎信人镜柔钝丧心绍复声儿沈檀泰极通风报信完理危径诬首小舱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