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舟的意思、凫舟的详细解释
凫舟的解释
鸭形的船。《文选·张协<七命>》:“乘鳧舟兮为水嬉,临芳洲兮拔灵芝。” 李善 注:“ 郭璞 曰:‘舟为鳧形制,今 吴 之青雀舫,此其遗象也。’”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之四:“既停龙驾,亦泛鳧舟。” 唐 卢照邻 《七夕泛舟》诗之二:“风杼秋期至,鳧舟野望开。”
词语分解
- 凫的解释 凫 (鳬) ú 水鸟,俗称“野鸭”,似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飞。 同“浮”。 〔凫茈〕古书上指“荸荠”。 同“洑”。 笔画数:; 部首:几; 笔顺编号:
- 舟的解释 舟 ō 船:舟辑。龙舟。轻舟。一叶扁舟。泛舟。同舟共济。 笔画数:; 部首: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凫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凫舟(拼音:fú zhōu)指“鸭形的船”,常用于古代诗文描写水上游乐或船只形态。其中“凫”指野鸭,借鸭的流线造型比喻船体设计。
二、出处与引证
- 《文选·张协〈七命〉》
原文提到“乘鳧舟兮为水嬉”,李善注解引用郭璞的说法,称凫舟形似鸭子,并指出这种船型与“吴之青雀舫”(古代江南的一种华丽船只)存在渊源。
- 南朝谢朓诗作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中“亦泛鳧舟”一句,进一步将凫舟与皇家宴游场景关联,体现其作为贵族游乐工具的功能。
三、结构与象征
- 结构特点:凫舟可能模仿鸭子的流线身形,船头尖翘、船体圆润,适合平稳行驶(参考“青雀舫”形制)。
- 文学意象:在诗词中常象征闲适雅趣,如唐代卢照邻《七夕泛舟》以“鳧舟野望开”烘托自然意趣。
四、关联词汇
- 成语关联:与“惭凫企鹤”(自愧不如)等含“凫”字的成语同源,但语义无直接联系。
- 近义词:青雀舫、画舫(均指装饰精美的船)。
五、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典文学或历史描述,现代极少使用。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船只类型,可参考《文选》或南朝诗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凫舟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种具有凤尾状船头的小船,通常用于垂钓或者游览。
拆分部首和笔画:凫(部首:鸟,总笔画数:7)+ 舟(部首:舟,总笔画数:6),共计13笔。
凫舟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在《诗经·王风·凫鹥》中有提及。在繁体字中,凫舟这两个字的形状没有太大变化。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凫舟的字形与现代写法相似,主要区别是在部分古代字体中舟字头部多了一个横捺。
例句:他驾着凫舟在湖中划行,享受着宁静和自然的美景。
组词:湖舟、渔舟、小舟、划舟。
近义词:小艇、小船。
反义词:大船、巨轮。
希望这些信息能为你提供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