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鲋蟄之穴的意思、鲋蟄之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鲋蟄之穴的解釋

《易·井》:“井谷射鮒。” 孔穎達 疏:“ 子夏 傳曰:井下蝦蟆呼為鮒魚也。”井底為井蛙蟄伏的窟穴,故用以代稱井。 唐 黃滔 《景陽井賦》:“蓋悲鮒蟄之穴,不是龍潛之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鲋蟄之穴”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詞語,其含義與井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出處與字面意義

該詞最早出自《周易·井卦》的爻辭“井谷射鲋”,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引用子夏的注解,提到“井下蝦蟆呼為鲋魚也”。這裡的“鲋”指井中的生物(如小魚或蝦蟆),“蟄”意為蟄伏,“穴”即洞穴,合起來指井底作為鲋魚蟄伏的窟穴,故代指井本身。

2.引申義與文學引用

在文學作品中,該詞常被用來象征狹小、卑微的處所。例如唐代黃滔《景陽井賦》中寫道:“蓋悲鲋蟄之穴,不是龍潛之地”,通過對比“鲋蟄之穴”與“龍潛之地”,表達對景陽井昔日盛景消逝的感慨。

3.文化内涵

這一詞語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聯想,将井底生物的生存狀态與井的意象結合,賦予其隱喻色彩。其核心意義在于以具體物象(井)暗喻環境局限或地位卑微。



“鲋蟄之穴”本義指井底鲋魚蟄居的洞穴,引申為代指井,并在文學中衍生出象征平凡或困頓境遇的用法。其出處可追溯至《周易》,體現了古代漢語的意象化表達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鲋蟄之穴

鲋蟄之穴一詞是指魚類在冬眠期間所藏身的地方,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魚和蟄。魚的部首是魚,蟄的部首是虍。它的總筆畫是15畫。

鲋蟄之穴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漢字書寫,是繁體字的一種變體。在古代,使用的是繁體字形“魚蟄之穴”。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經過了演變,逐漸形成了現代漢字的書寫形式。

例句:在深秋時節,許多魚類都會尋找合適的鲋蟄之穴進行冬眠。

組詞:鲋蟄、蟄伏、魚類、冬眠。

近義詞:冬眠之所。

反義詞:活動之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