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蜉蝣的意思、蜉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蜉蝣的解释

亦作“ 蜉蝤 ”。1.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毛 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汉书·王褒传》:“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 颜师古 注:“蝤音由,字亦作蝣。” 晋 郭璞 《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寧知龟鹤年。”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否则只好朝生而暮死,与蜉蝣同寿。”

(2).比喻微小的生命。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聚义》:“云天谊,詎可量,匡救蜉蝣离虎狼,復垂怜閫内荆釵,使夫妻团圆无恙。”

(3).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今人未窥 韩 柳 门户,而先扫 六朝 ;未得 李 杜 皮毛,而已轻 温 李 :何蜉蝣之多也。” 何启 胡礼垣 《曾论书后》:“此而羣喙犹未息也,吾请质诸圣训以扫俗学之蜉蝣,稽诸圣言以靖伪儒之簧鼓。”

(4).犹浮蚁。浮于酒面上的泡沫。 五代 谭用之 《贻费道人》诗:“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轂轆钓鱼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蜉蝣,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

一、字义解析

  1. 汉字构成 "蜉"从虫部,声符为"孚";"蝣"从虫部,声符为"斿"。《汉语大字典》指出二字皆以"虫"为形旁,体现其昆虫属性特征。

  2. 生物学定义 属昆虫纲蜉蝣目,体长3-27毫米,触角短形,成虫口器退化。《中国昆虫图鉴》记载其幼虫期可长达1-3年,但羽化为成虫后仅存活数小时至数日,具有"朝生暮死"的生物特性。

二、文化象征

  1. 生命意象 《诗经·曹风》载:"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以成虫翅翼的华美对比生命短暂,成为古典文学中"浮生若梦"的典型意象。《毛诗注疏》解此诗为"刺奢也",喻指统治者华服奢靡却无远虑。

  2. 哲学引申 《淮南子·说林训》云:"蜉蝣不过三日",魏晋玄学家以此为据发展出"蜉蝣世界观",王弼注《周易》时将其与《庄子》"朝菌不知晦朔"并提,构建道家生命观体系。

三、现代运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列有两个义项: ① 昆虫名(Ephemeroptera) ② 比喻短暂存在的事物,如"蜉蝣人生"的文学修辞

相关古籍可参考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数字化版本,现代生物学分类依据《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三卷审定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蜉蝣”一词的释义可从生物学特征、文学意象及引申含义三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蜉蝣是蜉蝣目昆虫的统称(学名:Ephemeroptera),属于古老的有翅昆虫类群,成虫寿命极短,通常仅存活数小时至数天,故有“朝生暮死”之说。

二、生物学特征

  1. 形态:体长3-27毫米,体壁柔软,复眼发达,前翅大且呈三角形,后翅退化,尾部具长尾须。
  2. 生活习性:幼虫水生,成虫不进食,消化道充满空气以助浮出水面完成羽化。

三、文学与象征意义

四、其他释义

古文献中亦作“蜉蝤”,部分方言或语境中可能单独用“蝣”字,但现代通用“蜉蝣”为规范词形。

蜉蝣既是具特殊生命周期的昆虫,也是文化中承载哲思的符号,其多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白榆报废表倡别柎草赋拆短成风之斫赤炎悼稚大油登禅肥脯福界富逸盖过扞蔽甘石蛤蜊官吏孤恩负义龟卦还去黑三红刀子缓歌缦舞昏弱坚陈踺子贾用诘曲就壻巨患考辰宽疎练功十八法陇笛龙多乃旱龙凤通宝妙鬘妙颜木雕穆羽盆下权称荣泽柔荏儒装三过其门而不入埏埴深微司守太昊贴身子铤刺铜兵头迷托盘外文斡萦笑呷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