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浑言的意思、浑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浑言的解释

训诂学用语。统言,笼统地说。与析言相对。后也用作一般论说用语。《说文·口部》“哯,不欧而吐也” 清 段玉裁 注:“欠部曰:‘欧,吐也’,浑言之;此云‘不欧而吐’也者,析言之。” 寅半生 《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是皆 蟠溪子 所删而不叙者也,第浑言之曰:‘由后度前,思过半矣,可勿赘焉。’”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一节:“此浑言多父三父,亦有于一片中列举三父二父之名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浑言是汉语训诂学术语,指在解释词义时,对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语不做细致区分,笼统而言,强调其共同性。它常与“析言”相对使用,“析言”则指对词语进行细致辨析,强调其差异性。

  1. 核心含义与训诂功能:

    • 笼统解释:当古籍注释或字书、韵书使用“浑言”时,意味着对一组意义相近的词(通常是同源词、近义词或同类词)进行概括性的、不加区别的解释。例如,解释“宫”、“室”时,若浑言则可以说“宫室皆指房屋”,不区分其具体形制或大小的差异。
    • 揭示共性:其目的在于指出这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或在广义上具有共同的核心意义,忽略其非本质的细微差别。这有助于理解古文中词语的通用含义和灵活用法。
  2. 与“析言”的对比:

    • 浑言统同,析言辨异:这是理解“浑言”的关键。“浑言”着眼于词语的相同、相通之处;“析言”则着眼于词语的相异、特殊之处。例如,《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中常运用这对术语。如解释“行”与“走”:“析言则‘行’为步,‘走’为奔;浑言则疾趋(快走)曰‘走’,亦曰‘行’”。这里“浑言”指出在泛指“行走”这个动作时,“行”和“走”可以通用(尤其在古汉语中)。
    • 语境依赖性:一个词是“浑言”还是“析言”,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注释家使用“浑言”往往是为了说明在某个句子或特定用法中,词语取其广义、通义。
  3. 术语来源与应用:

    • 这对术语在传统训诂学,特别是清代学者的著作(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运用极为成熟和普遍。它们是对词义进行系统系联和精确辨析的重要工具。
    • 现代汉语研究和词典编纂也常借鉴此概念,用于说明近义词的异同关系。

“浑言”是传统汉语语义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对意义相近的词语进行概括、笼统的解释,强调其共同性,与强调差异性的“析言”相对。它体现了古人对词义系统性和灵活性的深刻认识。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浑言”是训诂学中的术语,指对词义进行笼统、概括性的解释,与细分词义的“析言”相对。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含义
    浑言指在解释词语时,不区分具体语境或细微差异,采用统称或概括性描述。例如《说文解字》中段玉裁注:“欠部曰‘欧,吐也’,浑言之;此云‘不欧而吐也’,析言之。”
    (注:“欧”与“吐”浑言时同义,析言则细分动作差异。)

  2. 与“析言”的对比
    浑言强调词义的共性,析言则侧重差异性。例如“行走”浑言可统称移动,析言则分“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等细节。

  3.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籍注释和训诂研究,帮助读者理解词义的广义范畴。现代也可引申为一般性笼统表述,例如“浑言其意,未作深究”。

  4. 现代扩展义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扩展为成语,形容言辞含糊、表达不清晰的现象,但此用法非训诂学本义。

浑言的核心是训诂学中的概括性释义方法,需结合“析言”理解其学术价值;现代引申义需注意语境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白娘子八面张罗鞞柝谗嬖倡扶赤钟床头钱存覆大放悲声斗戏堕休粉二轨匪解分削焚砚改是成非乖职关领过头拄杖过与顾仲彝害政顸实黑漆板凳衡鉴猴头猴脑餬料江渚浇注棘木之听饥穰鞠黄军垦旷霁流汗内衣宁告擗掠前古樵舍穷士芦山楼善声摄级奢遮石湖石眼说千道万宋刻锁子骨桐木布頽寝頽阳未冠题卧蚕无弃材遐愁香镫现年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