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威慑 ”。
“威讋”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威慑”的具体应用场景(如军事、外交等),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历史文献。
《威讋》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有着特定的意义。它由“威”和“讋”两个字组成。
“威”字的部首是“女”,它是由6画组成;“讋”字的部首是“言”,它是由11画组成。
《威讋》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威严和威风凛凛的气势,显示出其威慑力和统治力。
《威讋》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威讁」。
在古代使用的字体中,威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保留了字形的主要特征。同样,讋的写法也会有所变化。古代的字体多样性使得某些字形在不同时期或地区有所区别。
1. 他一出场,威讋凛然,让所有人都感到畏惧。
2. 统帅的威讋使得敌军望风而逃。
1. 威风:形容威严的风采。
2. 威武:形容威力雄伟、威风凛凛。
3. 威慑:通过威力或威胁使人感到害怕或顺从。
1. 威严:指具有威力、权威的表现。
2. 威风:形容威严、威武的气势。
3. 威力:指具有强大能力和影响力。
1. 平庸:指不出众,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
2. 平凡:指普通、不富有特点。
3. 虚弱:指力量薄弱,无威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