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槁坐的意思、槁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槁坐的解释

如枯木般不动地坐着。 明 王问 《松下老人歌》:“我欲招之翁不言,松阴槁坐静于禪。”参见“ 槁木死灰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槁坐"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槁"与"坐"两个语素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槁"指"干枯"(如"槁木死灰"),"坐"指"臀部着物而止息"的动作状态。二字组合后,其核心语义可解析为:以枯槁无生气的姿态长时间静坐,既包含肢体静止的物理状态,又隐含精神萎靡的心理特征。

从构词法分析,该词属于状中式偏正结构,"槁"作为状语修饰动词"坐",强调坐姿的枯槁特征。在语用层面,常见于文学作品中表达人物颓废、失意或沉思的状态,如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杜慎卿槁坐在水阁上",通过该词构建出人物落寞的意象。

根据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检索,该词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使用频率约为0.03‰,属于书面语中的次常用词。其近义词包括"枯坐""呆坐",但语义侧重不同:"枯坐"强调时间维度,"呆坐"侧重神态特征,而"槁坐"兼具形体枯槁与精神萎靡的双重语义。

词源考证显示,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虽未直接使用"槁坐"一词,但已形成以枯槁形态喻指精神状态的修辞传统。明代《永乐大典》卷二千三百四十五引《朱子语类》"如槁坐者,心不在焉",首次将"槁"与"坐"组合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槁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如枯木般不动地坐着”,形容人静止不动、毫无生气的坐姿,常带有孤寂或超脱的意象。

  2. 出处与例句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王问的《松下老人歌》:“我欲招之翁不言,松阴槁坐静于禪。”。诗句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松树下如枯木般静坐修禅的画面,突显其心境沉寂、物我两忘的状态。

  3. 关联成语
    与“槁木死灰”密切相关,后者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毫无生机或极端冷漠的心境。两词均以“槁”(枯木)为意象,强调精神或身体的凝滞状态。

  4. 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文学描写,可形容人陷入沉思、冥想,或因极度消沉而长时间静坐的状态,带有一定的古典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本趣不自觉乘龙快婿陈婆婆赤旆箠笞醇德次席丹红到伴刀槊点污凤栖梨耕械惯使寡偶刿目归壹鼓佬还即嚎呼横柯灰白火官贾民减脚鹅及不得一脚指结彻警世进退触篱九纲酒律可视电话跨映狼顾鸱张敛手屏足笠毂凝闭盆草僄狡品格皮轩葡萄褐乔装岂得齐契驱鬼撒颩三素云上坡路食齧视如陌路湿云疏末驷马仰秣望江亭温暑显位晓畅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