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高原的意思、高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高原的解释

[plateau;highland;tableland] 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块平地

黄土高原

详细解释

(1).高地。 汉 扬雄 《羽猎赋》:“徽车轻武,鸿絧緁猎,殷殷軫軫,被陵缘阪,穷冥极远者,相与迾虖高原之上。” 唐 王维 《田园乐》诗之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2).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平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高原是指海拔较高、地形相对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广阔地区,通常海拔在500米以上,边缘常有陡峭的斜坡。其特点是地势高亢、面积广阔,与周围低地形成明显对比。高原的形成主要受地质构造运动(如地壳抬升)和长期侵蚀作用影响。

详细释义:

  1. 地形特征

    高原顶部较为平坦或呈波状起伏,但整体海拔显著高于周边区域。例如中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

  2. 地质成因

    多由地壳板块碰撞抬升(如青藏高原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或火山喷发堆积形成(如哥伦比亚高原)。

  3. 气候与生态

    高原因海拔差异形成垂直气候带,如云贵高原兼具亚热带和温带特征。植被从草原到荒漠均有分布,如内蒙古高原的温带草原。

  4. 人类活动

    部分高原适宜农牧业,如黄土高原的梯田耕作;但高寒缺氧区域(如藏北高原)人口密度较低。

典型高原举例:

来源参考: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貌纲要》
  2. 地质出版社《板块构造与高原形成》
  3. 中国地理学会《高原气候与生态系统》
  4. 国家自然地理数据库(www.geodata.cn)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高原的地质数据或气候特征,可查阅上述权威机构的公开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高原是地理学中描述特定地形的重要概念,综合不同权威来源的定义和特征如下:

一、定义与基本特征

高原指海拔较高(通常定义为500米以上或1000米以上)、地形相对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大面积隆起地区。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地势广阔:面积较大且地形开阔,如青藏高原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
  2. 周边陡峭:通常以明显的陡坡为边界,形成与周围低地的鲜明对比。
  3. 海拔与相对高差:虽海拔高,但地表起伏相对较小,与山地形成区别。

二、形成原因

高原主要由长期、大范围的地壳抬升运动形成,例如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根据成因可分为:

三、分类与典型代表

  1. 按地理位置:
    • 山间高原(如青藏高原,被山脉包围);
    • 山麓高原(位于山脉与平原过渡带);
    • 大陆高原(独立于山脉的广阔隆起区)。
  2. 中国四大高原:
    • 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
    • 内蒙古高原(地表平坦);
    • 黄土高原(深厚黄土覆盖);
    •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特殊气候与生态

高原地区因高海拔具有低气压、强日照、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形成独特生态系统,如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

注:关于海拔标准,不同定义存在差异(500米或1000米),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更多细节可参考地理学专业文献或权威机构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半托班衣戏采丙纶残戾大斋妒火中烧风湖子高自标树个人主义官身祗候龟龄跪起滚运果隋国仪号外合梨惶愕将巨检闲校订挟依记迹旌阳剧疵料取猎旦猎渔灵宫鳞集六莹马韩鸣艣模锓牛鼎磐维屏风叠锵然强醉遣日弃末反本清夜群秽臊眉耷眼升工神霄宿酒探头探脑天尽头跳激痛诋通熟团茶尾声文什庠斆晓行夜住狎信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