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校订的意思、校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校订的解释

[check against the authoritative text] 对照正确的资料修改另一份资料中的错误

详细解释

校勘订正。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近予见 宋 板《大戴礼》,乃 秦景暘 閲本,口字并非方空圈。 景暘 讳 四麟 ,係前代邑中藏书家,校订颇精审可据。”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孔编修广森<大戴礼记补注>序》:“近时 戴东原 编修、 卢绍弓 学士,相继校订,蹊逕渐闢。” 巴金 《一颗红心--悼念曹葆华同志》:“他基本上恢复了视力以后,又拿起十年前已经全部译完的《普列汉诺夫哲学通信第五集》译稿对照原文重新校订。”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校订”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jiào dìng(部分网页中拼音标注为 xiào dìng,但根据更高权威来源如、5、6,正确发音应为 jiào dìng)。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通过对照可靠材料,改正书籍、文件中的错误,使其更加准确和完善。核心在于对文本的校正与修订,常用于学术、出版等领域。

详细解释

  1. 过程与目的
    校订是系统性检查文本的过程,需依据权威资料(如原始文献、可靠版本)发现并修正错误,包括文字、语法、事实性错误等。例如,古籍整理中常需校订不同版本差异。

  2. 历史背景
    该词可追溯至清代文献,如王应奎《柳南随笔》中记载了藏书家秦景暘对《大戴礼》的校订,体现了传统学术的严谨性。

使用场景

注意事项

造句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字典或古籍校订案例(如、6中提到的《大戴礼》校订)。

网络扩展解释二

1. 校订的意思

校订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对书籍、文件等进行仔细的审查并做出必要的修改和纠正,以确保其准确无误。

2.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校订的组成部分是“木”和“彡”,其中“木”是边字旁,表示与木有关,而“彡”是上部,表示发散的意思。校订的笔画数是12画。

3. 来源

校订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的字书,记载了汉字的起源、构造和解释。校订一词的来源是由木旁与彡上部组合而成。

4. 繁体

校订的繁体字是「校訂」。

5.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校订的字形与现代略有差异。它的写法是从上到下写“彡”,再从右到左写“木”,最后在“彡”的左下方加上一点表示发散。

6. 例句

他负责校订小说中的错误。

7. 组词

校订作为一个动词,可以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如校订员、校订本等。

8. 近义词

校勘、审定、修订是与校订意思相近的词语。

9. 反义词

发表、出版是校订的反义词,表示将未经修改的文字正式公开或印刷出版。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