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诰赠的意思、诰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诰赠的解释

明 清 对五品以上官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室之殁者,以皇帝的诰命追赠封号,叫诰赠。 清 朱之瑜 《上长崎镇巡揭》:“然而不为者,以 瑜 祖、父、兄世叨科甲,世膺誥赠,何忍辫髮髠首,狐形豕状,以臣仇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 陈 復求赴春闈。曰:‘君先世福薄,慳吝之骨,誥赠所不堪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诰赠是中国古代封赠制度中的专用术语,指朝廷以诰命形式追封已故官员或其亲属官职、爵位的荣典形式。该制度形成于宋代,至明清时期形成完备体系,《明史·职官志》记载诰赠对象涵盖"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存者曰诰封,殁者曰诰赠"。

其具体实施包含三个特征:一是追封对象需符合"品官之考绩著者"的标准,即官员需有突出政绩;二是诰赠文书采用特定格式,首句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末尾加盖皇帝玺印;三是诰赠品级与官员实职对应,《清会典》规定"正一品官授光禄大夫,追赠三代"。与"诰封"的区别在于受赠者需为已故人员,且追赠官职不可超过受封者现存官阶。

该制度承载着古代"慎终追远"的伦理观念,通过《礼记》"追远民德归厚"的思想延伸,形成以皇权为核心的荣誉表彰体系。现代汉语词典多将其释为"封建时代朝廷封赠爵位的诰命",但实际运用中需结合具体历史语境理解其政治文化内涵。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明史·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清会典》影印本;《礼记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诰赠”是一个具有历史制度背景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基本含义

“诰赠”指明清时期皇帝通过诰命文书,对五品以上官员的已故亲属(包括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配偶)追赠封号的行为。这一制度体现了封建皇权对官员家族的褒奖和恩典。

2.历史背景

3.具体应用

4.词语结构

5.与“诰封”的区别

“诰封”用于封赏在世者,而“诰赠”专用于追赠已故亲属,两者均属诰命制度范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制度流程,可参考《明会典》《清会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八通笔误作牛不长进谄辞楚调曲缔垒丢卒保车放对凤皇儿奉衣巾广利王诖僞寒贱毫厘黑吊搭河桥火钵胡天胡地架鼇加拿大降真骄纵藉茅寄发给回金殿精气神晶滢兢战近周冷冷清清乱名露根弭棹怒发冲冠沤沫槿艳扒犁攀鳞判然飘茵随混辟鸡堡团签判清辞如获至寳塞角稍属沙水身个儿师兵饰贾耸跸跳天唆地缇缃同舍生统一投箠王码汉卡微寒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