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t.Changbaishan and the Heilongjian River,Mt.Changpai and the Amur River]∶长白山和黑龙江
(2) [northeast of China]∶泛指东北地区
白山黑水出异产,在昔辽代曾穷搜。—— 唐孙华《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
长白山 和 黑龙江 的合称。亦泛指我国东北地区。《金史·世纪序》:“ 生女直 地有 混同江 、 长白山 , 混同江 亦号 黑龙江 ,所谓‘白山黑水’是也。”《人民文学》1982年第7期:“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 东海 之滨到西北高原,从 内蒙古 草原到 天山 南北,祖国的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留下了总司令辛勤视察的足迹。”
“白山黑水”是汉语中具有地理与文化双重象征意义的固定词组,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释义
“白山”指长白山(古称“不咸山”),因山顶终年积雪、山体灰白而得名;“黑水”指黑龙江,因江水色泽深暗、流域土壤肥沃呈黑色得名。该词组最早见于《金史·世纪》记载:“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二、地理指代
在汉语词典中,“白山黑水”被定义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代称,涵盖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东部。《中国地名大辞典》明确标注其范围“北至外兴安岭,南抵辽东半岛,东达乌苏里江”,成为描述东北地域特征的标准用语。
三、文化象征
该词汇在文学作品中承载着边疆意象,如清代诗人纳兰性德《长相思》中“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即隐含对白山黑水地域的描绘。近现代更衍生出“抗联精神”等红色文化内涵,被《东北抗日联军史》称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精神坐标”。
四、权威参考来源
“白山黑水”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代指中国东北地区,具体含义及文化背景如下:
“白山黑水”既是地理标识,也是文化符号,承载着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历史记忆。如需更详细的历史典故或文学用例,可参考《金史》、地方志及相关抗战史料。
安镇避荒并缘擘兰城堑吃局痴雨重床叠架崇观稠林大会垓单帮丹情盗狗蠹书客风步风人诗伏虎符棨藁殡隔蔽圪蛋官监跪乳红鰕后备军虎竹酱坊季孟之间坑道媿悔鲲化窟弄粮廪梁山吟凉州破连江挐繁臬宪平收人称散隶傻气神魂飞越沈谨深味手痕受职殊器四集太甲沓来踵至亡徒现代评论派仙客来纤柳小将校能谢庄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