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槁梧的意思、槁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槁梧的解释

(1).《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据琴而睡也。” 成玄英 疏:“夹膝几也。”后人诗文中或以指几,或以指琴。 宋 王安石 《示公佐》诗:“各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望虽小陋,顾亦留独弦於槁梧,仰孤星於秋昊也。”

(2).引申指知音。 陈三立 《园夜和答姚叔节陶宾南》:“噤吟已了 秦 庭客,《橘颂》终伤 楚 些魂,莫面云山篤行李,鸿濛原有槁梧存。”

(3).枯老的梧桐树。 宋 叶适 《祭中洲处士李公文》:“ 蘄春 山城, 中洲 水宅,槁梧其阴,钓石不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槁梧是汉语古语词汇,本义指“干枯的梧桐木”,引申为“琴的代称”或“隐逸生活的象征”。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注:“槁梧,琴也”。

从汉语词典角度分析,槁梧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 字面解释

    《汉语大词典》将“槁”训为枯干,“梧”指梧桐树,二字连用特指失去生命力的梧桐木材。这种枯木因其纹理特殊,常被用作制琴材料,如《古代汉语词典》载:“古人以槁梧制琴瑟,取其声清越”。

  2. 文学意象

    在先秦文献中,槁梧多与隐士形象关联。《庄子·齐物论》记载“惠子之据槁梧”,郭象注:“槁梧,几也;言其闲居凭几”,此处引申为隐者倚靠的器具,后发展为文人雅士清贫自守的精神象征。

  3. 音律专指

    唐宋诗词中常以槁梧代指古琴,如白居易《清夜琴兴》诗“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清代仇兆鳌注引《琴赋》称“槁梧金徽”为琴器雅称。

网络扩展解释

“槁梧”是一个源自古典文献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变化,综合权威资料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指几案或琴
    出自《庄子·德充符》中的“据槁梧而瞑”,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注为“据琴而睡”,成玄英疏为“夹膝几”(矮小的桌案)。因此,后人诗文中常以“槁梧”代指琴或几案。例如:

    • 宋代王安石《示公佐》:“各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此处指几案)
    • 鲁迅《破恶声论》:“望虽小陋,顾亦留独弦於槁梧。”(此处隐喻琴)
  2. 引申为知音
    因琴与知音关联,“槁梧”被借指心意相通之人。如陈三立诗句“鸿濛原有槁梧存”,即暗含对知音的感慨。

  3. 枯老的梧桐树
    字面可解作干枯的梧桐,如宋代叶适《祭中洲处士李公文》中“槁梧其阴”,即形容枯树成荫的景象。

二、用法特点

三、参考资料

以上解释综合自《庄子》注疏、宋代诗词及近现代文学用例。如需更完整考据,可查阅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北室扁毛畜生鼻涕虫踣銕赤角初晰粗滞当事独脚仙独善额娘妃嫔風竿封押伏祠杆塔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好死何苦后哲兼任即拜京华净身急水卷土跨积六铢纱鸾歌凤吹默思木钟粘滑拟寇匿怨撇然铅黛轻冰求成乞万真铨事阙角容情入入贴贴三点检僧阁身名失勒蒐集索处汤鼎踏橇田闾同日而道偷营劫寨托开碗筷霞馆象邸涎沫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