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彤弓的意思、彤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彤弓的解释

(1).朱漆弓。古代天子用以赐有功的诸侯或大臣使专征伐。《书·文侯之命》:“用賚尔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 孔 传:“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后专征伐。彤弓以讲德习射,藏示子孙。”《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 杨伯峻 注:“彤弓、彤矢与下玈弓矢,俱以所漆之色言之。” 汉 韦贤 《劝励》诗:“彤弓斯征,抚寧遐荒。”《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窃念本朝七否,巨业沦胥,攀鼎驾以长违,抚彤弓而自咎。”

(2).《诗·小雅》篇名。古代天子宴享有功诸侯赐以弓矢时的乐歌。《左传·文公四年》:“ 卫 宁武子 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 清 张逸少 《北征凯旋诗》:“归来颁赏賚,燕饗赋《彤弓》。”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彤弓》是《诗经·小雅》中的篇目,其核心含义与周代礼仪制度密切相关。以下为综合解释:

一、基本词义 “彤弓”指朱漆红色的弓,是周天子赏赐有功诸侯或大臣的礼器,象征授予征伐之权。据《尚书·文侯之命》记载,彤弓与彤矢(红色箭矢)常成套赏赐,体现“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后专征伐”的礼制。

二、象征意义

三、文学篇目解析 作为《诗经》中的宴飨乐歌,《彤弓》共三章,通过“飨之”“右之”“酬之”层层递进,描绘了天子设宴酬功的场景。其语言简练庄重,如“钟鼓既设”展现礼仪之隆,“受言藏之”暗含世代传承功勋之意。

四、历史背景 周代通过“赐弓矢”确立诸侯的军事合法性,《左传·文公四年》记载卫宁武子聘鲁时,鲁公赋《彤弓》以示尊崇,印证了该诗的礼仪功能。此制度延续至春秋时期,成为维系分封体系的重要仪式。

补充说明:不同注家对“贶”有“恩惠”“赞美”等解释差异,但均指向天子与诸侯间的恩义联结。若需深入探究具体字词训诂,可参考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彤弓的意思

彤弓,是一个具有古代文化背景的汉字词语,有着丰富的意象和内涵。它指代一种红色的弓弦,也用来形容弓身呈现深红色。

拆分部首和笔画

彤弓的拆分部首是弓,笔画数为12。

来源和繁体

彤弓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月令》中的句子“义渐,过中庭,度炉,彤弓弦,玄鸟羽,吉日。”意思是对于王后而言,不能在非吉利之日用红弦拉弓。古代将“红弦”称为彤弓,让人不难联想到古代王后的美丽和威严。

在繁体字中,彤弓的写法和简体字一致,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彤弓的字形经历了一些变化。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古时候彤的字形可表示龙形。而弓在古代写法中常常被写成“弓+短”,其中“短”字表示弓不完整的一部分。

例句

1. 他拉开彤弓,射出一支如电般的箭。

2. 鲜红的彤弓,映衬着夕阳的余晖。

3. 彤弓的色泽犹如王者的威严。

组词

彤血、彤霞、弓箭、弓影、弓手

近义词

红弦、绯弦、赤弦

反义词

白弦、素弦

别人正在浏览...

暗箭八珍主人碧筱不越雷池一步恻伤沉香棰损粹善厝兆弹抵丹雀点翳叠罗黄符别孵化高情逸态巩殿黄屋讙露胶木籍丛鸡刀杰笔节缩局踀钜族夸示涝疏旱溉冷颤寥狼六丁黑煞龙蟠辘车某矣女妾攀引蓬牖茅椽铺兵锣钱谷师爷峭坂沈烽静柝拾唾余疏怠水封私亲送娘所在汰虐天禄阁天菑同坎瓮中之鳖斡鲁朵巫婆相连爱相越县解撷芳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