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红靺鞨的意思、红靺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红靺鞨的解释

红宝石名。相传产于 靺鞨国 ,故名。《旧唐书·肃宗纪》:“ 上元 二年壬子, 楚州 刺史 崔侁 献定国宝玉十三枚……七曰红靺鞨,大如巨栗,赤如樱桃。”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入饮》诗:“千光璧琉璃,五色红靺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红靺鞨(hóng mò hé)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指代红色宝石(尤指红宝石):

    • 这是“红靺鞨”最核心和常见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靺鞨”常被用来指代一种宝石,特别是来自西域或北方地区的红色宝石。因此,“红靺鞨”特指红色的宝石,类似于现代所说的红宝石(Ruby)。
    • 这种用法源于古代对靺鞨族所居地区(大致在今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出产的一种红色宝石(可能是石榴石或红宝石)的称呼。靺鞨人曾向中原王朝进贡此类宝石,其名遂被用以指代这类红色宝石本身。
    • 来源依据:此释义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等权威辞书。例如,《汉语大词典》在“靺鞨”词条下会注明其有“宝石名”的义项,并常引古籍如《旧唐书》等记载靺鞨地区物产包含“靺鞨”宝石。
  2. 指代古代民族“靺鞨”:

    • “靺鞨”本身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名,是肃慎、挹娄的后裔,隋唐时分为七部,其中粟末靺鞨曾建立渤海国(698-926年)。因此,“红靺鞨”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红色的靺鞨”,但这并非一个常用的、独立的民族称谓或部族名称。它更可能是在特定语境下(如文学作品中)对靺鞨或其某一部分的修饰性称呼,或者是对其地域、文化(如尚红习俗)的指代,但这层含义远不如指代宝石常见和明确。
    • 来源依据:关于靺鞨民族的历史记载,主要见于《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的《靺鞨传》或《北狄传》部分,以及《资治通鉴》等史书。现代研究则参考《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等工具书中的“靺鞨”词条。

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中,“红靺鞨”主要指一种红色的宝石,尤其指红宝石。这一含义源于古代对靺鞨族地区所产红色宝石的称呼。虽然其字面包含民族名“靺鞨”,但“红靺鞨”本身并非一个标准的民族或部族称谓,该词的核心义项在于指代宝石。

网络扩展解释

“红靺鞨”一词有两种不同含义,需结合历史与文献综合理解:

一、红宝石名称(历史文献记载) 根据《旧唐书·肃宗纪》记载,红靺鞨是唐代一种名贵红宝石,因产自靺鞨国(古代中国东北地区民族政权)得名。其特点是“大如巨栗,赤如樱桃”,曾被作为贡品进献皇室。

二、形容面色红润的成语(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中,“红靺鞨”被解释为成语,拆分释义为:

历史背景补充: 靺鞨是隋唐时期活跃于东北的少数民族(今满族祖先之一),以渔猎为生,长期与中原往来。其族群特征可能衍生出“面色红润”的联想,而该族属地盛产宝石的记载也印证了红宝石命名的渊源。

需注意:两种释义分别来自不同文献体系,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区分。古籍中多指宝石,现代则多用于形容气色。

别人正在浏览...

摆款边祸簿伍孱陋殿邦丁女独说读书人梵门丰屋之祸歌功颂德肱髀狗中龟壳诡胜桧烟锢南山古驿鸿富昏夕甲胆建瓴贱相稽逋基建惊呼乩盘絶雅拘引状开宗明义亢壮掠夺怜察灵雨驴年狞目懦劣盘根旆旆掊击浅丈夫青青曲江宴人心所归桑门省马神妙石发视态石牙四致送纳桃花浔菾菜威谋僞作相地香荔衔命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