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奠都的意思、奠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奠都的解释

[establish(or found)a capital] 把国家首都位置确定下来

详细解释

定都,确定国都的地址。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高宗驻跸》:“若奠都之计,盖决于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奠都"是汉语词汇中表示确立国家首都的专有动词,其核心含义指国家政权通过法定程序确定并建立首都所在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奠"在此处取"建立、确定"之义,"都"指都城,二字组合形成"确定国都位置"的专有政治术语。

从词源学考察,"奠都"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尚书·盘庚》记载的"盘庚迁殷"事件,商朝君主通过占卜仪式确立新都,体现了古代"卜都定鼎"的政治传统。现代用法中,该词特指主权国家依照宪法程序确立政治中心,如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决议》,正式奠都北京。

在语义结构上,"奠都"包含双重动作过程:既指地理选址的物质建设,又包含赋予首都法定地位的政治程序。这区别于单纯的"迁都"概念,后者仅强调都城位置变更,而前者强调国家根本制度的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将其列为国家政权建设类核心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奠都”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iàn dū,主要含义为确定国都的地址,属于动词短语。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奠”指奠定、建立,“都”指国都。合起来表示通过选址或决策,将国家的首都确定在某一地点。例如:“中华民国创立后,奠都南京”。

  2. 历史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叶绍翁的《四朝闻见录·高宗驻跸》,文中提到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今杭州)的决策:“若奠都之计,盖决于帝”。

  3. 扩展用法
    在部分语境中(如),它被引申为“奠定基础、建立根据地”,可比喻企业、个人在某一领域确立稳固地位。例如:“企业在市场奠都”“学者在专业领域奠都”。但此用法属于比喻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4. 现代应用与翻译

    • 英语翻译:establish (or found) a capital(确定首都位置)。
    • 例句:如“王亚樵出席南京‘奠都典礼’大会”。
  5. 注意区分
    需与“定都”区分:“奠都”强调选址和确立的过程,而“定都”更侧重结果,即最终决定首都所在地。

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案例或不同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四朝闻见录》等古籍或权威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宝冠擦磨穿天节倒悬敌力角气地面站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斗子访贫问苦繁略分茅胙土氛滓覆鞠杠子耿灼关弓归公黄门狱荒谬绝伦狐掖笺表箭笴洚水简劲剪乱铰链纪功碑计行言听钜夫军员开革开樽寇患餽贻雷师两耳垂肩龙亭隆准露草梦笔梦丝墨绂末后磨究磨晚恼人潜畅前茅顷危圣衷寿轴蔬笋土地改革頽折伍胥吴愉悟主祥灵贤首宗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