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ite mourning dress] 白色。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引申为白色;指丧服;比喻俭朴
若是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史记·留侯世家》
(1).白色丧服。《管子·轻重甲》:“故君请縞素而就士室。”《史记·高祖本纪》:“今 项羽 放杀 义帝 於 江 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縞素。”《后汉书·顺帝纪》:“ 茂陵 园寝灾,帝縞素避正殿。” 清 吴伟业 《圆圆曲》:“痛哭六军皆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2).白色。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縞素不能自分於緇墨,圣贤不能自理於乱世。” 明 沉受先 《三元记·赏花》:“縞素花王,逞清真国色。” 清 孙枝蔚 《夏日坐郭长仲水边梅花亭长歌》:“怜我不如阶下石,曾坠残香分縞素。”
(3).喻朴素。《史记·留侯世家》:“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縞素为资。” 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欲 沛公 反 秦 奢泰。” 明 屠隆 《昙花记·公子思亲》:“婆婆縞素清斋,幽栖良苦。”《西湖佳话·孤山隐迹》:“ 和靖 所爱者,爱其一种縞素襟怀,冷香滋味,与己之性情相合耳。”
(4).供书画用的白绢。亦指书画。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此皆骑战一敌万,縞素漠漠开风沙。” 宋 苏辙 《李公麟<阳关图>二绝》之一:“谁遣 百时 开縞素,萧条边思坐中生。”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身骑黄鹤去来远,縞素飘落流尘緇。”
“缟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ǎo sù,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缟”和“素”均指未经染色的白色生绢,是古代一种精细的丝织品。两者合称时,可泛指白色,例如《盐铁论》中“缟素不能自分于缁墨”,即用白色绢帛与黑色墨迹对比,比喻纯洁易被玷污。
古代丧礼中,亲属需穿白色麻布衣服以示哀悼,因此“缟素”成为丧服的代称。例如:
因白色生绢无纹饰,“缟素”也象征朴素节俭,如《管子·轻重甲》中“君请缟素而就士室”,描述君主以简朴姿态接近贤士。
“缟素”一词融合了材质、礼制与文化隐喻,需结合语境理解具体含义。
《缟素》是指用染色工艺将丝绸织品漂白成乳白色,具有柔和光泽的一种织物。它通常用于制作衣物和家居用品等。
段落2: 拆分部首和笔画《缟素》这个词可以从字形上看出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糸”和“巾”。笔画上有15个笔画,它们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方式书写而成。
段落3: 来源、繁体和古时代汉字写法《缟素》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候。在古时候,人们用染色的方法将丝绸织品漂白,从而得到乳白色的织物。这种织物被称为“缟素”。
在繁体字中,缟素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在稍有不同,但大致上与现代写法相似。
段落4: 例句1. 她穿着一件浑身缟素的旗袍,显得格外高贵优雅。
2. 这块缟素织物可以用来制作优雅的窗帘。
段落5: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组词: 缟纱、缟帛、素缎
近义词: 雅致、细腻、淡雅
反义词: 艳丽、鲜艳、华丽
哀急办理彪蒙别有肺肠冰魂雪魄沧渊查封臣庶齿长赤畿船工垂线足黛草带厉当晩酖杀道冠电子流底细恶贯久盈返销肥效官仕固守悍横横弧红袄军楛矢之贡匠心独妙叫吼吉卜岌峩岕片即令军要靠褥柯叶宽心兰子练就墨猪皮船泼死泼活潜德隐行千佛山清易讱默人造纤维身单力薄身在林泉,心怀魏阙湿季四铢钱孙犁投步邷儿外感挽圈圈现代汉语闲淡小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