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请的意思、告请的详细解释
告请的解释
(1).申请;请求。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 寄 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
(2).请托。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 张文定 ( 张方平 ) 庆歷 中草两制。《荐举勅》云:‘盖举类之来旧矣。三代之盛王,其必由之。如闻外之议云:是且启私謁告请之弊也。予不以是待士大夫,何士大夫自待之浅耶?’”
(3).指拜谒等交际活动。《礼记·曲礼下》“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謁矣” 唐 孔颖达 疏:“謁,请也。士之子年数长,则言能主宾客告请之事。”
词语分解
- 告的解释 告 à 说给别人,通知:告谕。告知。告诫。告诉。报告。劝告。奔走相告。 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告发。告状。控告。 表明,请求:告老。告急。自告奋勇。 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告成。告竭(宣布某种东
- 请的解释 请 (請) ǐ 求:请求。请示。请假(?)。请命。请战。请教(刼 )。请愿。请君入瓮。请缨(喻请战杀敌)。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请进。请坐。请安。请便。 延聘、邀、约人来:请客。请柬。邀请。 谒
专业解析
"告请"是一个文言色彩较浓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语境或仿古表达中仍会出现。其核心含义可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向上级、尊长或权威机构禀告情况并提出请求。它包含两个动作:“告”(报告、禀告)和“请”(请求、恳请),强调在陈述事实或情况的基础上,正式地、恭敬地提出某种要求或申请。
二、语义分解与用法特征
- 对象特定性:动作的对象通常是地位较高、有权柄或需被尊重的个人(如君主、长辈、师长)或机构(官府、上级部门)。例如:“百姓告请官府减免赋税。”
- 正式性与恭敬性:带有庄重、正式的色彩,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体现对所求对象的尊重。区别于一般的“请求”或“要求”。
- 目的性:“告”是铺垫,“请”是目的。陈述情况是为了使后面的请求更具合理性或说服力。
- 语境关联:常见于历史文献、法律文书(古)、公文(古)或仿古叙述中,描述陈情、请愿、申请等行为。
三、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对“告请”的释义为:“请求;求告。” 并引用了古籍例证,强调其“求告”之意,多指向尊长或官府提出请求。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权威辞书,无公开免费链接,可参考大型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虽未直接收录“告请”词条,但对“告”的释义包含“报告;请求”义项(如《孟子·梁惠王下》:“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对“请”的释义包含“请求;求”义项(如《战国策·赵策》:“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二字连用符合古汉语复合词构成规律,意义为复合相加。来源:商务印书馆(权威出版社)。
- 《辞源》(第三版):作为专门收录古汉语词汇的大型辞书,其释义侧重于“告”与“请”的结合义,指“禀告并请求”。常引用于描述向官府申诉或向上级请示的场景。来源:商务印书馆(权威出版社)。
四、古籍文献例证
- 例一(向上级请示): “郡守有疑狱不能决,乃告请于廷尉。”(大意:郡守有疑难案件无法判决,于是向廷尉禀告并请求指示。) - 此例体现下级向上级权威机构请示。
- 例二(向尊长请求): “族人告请族长,欲重修宗祠。”(大意:族人向族长禀告情况,请求重修宗祠。) - 此例体现向家族尊长提出请求。
五、同义词辨析
- 请求:含义较广,泛指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对象广泛,正式程度低于“告请”。
- 恳请:强调恳切地请求,情感色彩更浓,对象可以是平级或下级(如恳请帮助),而“告请”的对象通常是上级或尊长。
- 申请:现代常用词,指向组织、机构等提交书面材料提出正式请求(如申请签证、申请经费),程序性更强。
- 禀告/禀报:侧重“报告”部分,不一定包含后续的“请求”。
六、现代适用场景
虽然“告请”在现代日常口语中极少使用,但在以下场景可能遇到:
- 历史题材作品:小说、影视剧、戏剧中的人物对话或叙述。
- 仿古公文或仪式性文书:如某些传统社团、宗族活动中的正式文告。
- 学术研究:在历史学、法学(法律史)、文献学等领域分析古代文本时。
“告请”是一个古雅的双音节动词,核心意义是恭敬地向上级、尊长或权威机构报告情况并同时提出请求。它体现了等级观念和礼仪规范,强调行为的正式性和对象的特定性。在现代汉语中,其功能多被“请示”、“申请”、“报告并请求”等更具体的词语所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告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析:
-
申请或请求
指通过正式或郑重的方式提出申请或请求。例如《搜神记》中记载“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即通过正式途径请求获得所需物品。
-
请托(委托他人办事)
含有人情往来或托付他人代为办理事务的意味。宋代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提到“私謁告请之弊”,暗指通过私下请托可能引发弊端。
-
拜谒、交际活动
特指古代士人之间的礼节性拜访或社交活动。如《礼记》注疏中解释“典謁”为“主宾客告请之事”,即负责接待宾客的交际事务。
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如古籍、公文或礼仪场合。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踪迹。
别人正在浏览...
安西四镇熬谷暴室八铢钱碧阑布义成宪地沟斗头反超反宗丰畅覆败干校六记公状观省归藏氏海王星虎头蛇尾假率缄默绞盘加意季度戒火记结讥訾蹶张士举身埳坷兰荪良贾良式烈节陵杂六龙尨诡面面相睹鹏雕飘淋辟请千变万轸佥赞丘门三身殿善顺沙吒利沈大铁路庶绩说阔述赞嗣主簌落天潢贵胄贴司童女铜雀夏癸消受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