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高庆奎的意思、高庆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高庆奎的解释

(1890-1942)京剧演员。名镇山,字子君,山西榆次人。幼从贾丽川学老生,十二岁登台。早年宗法谭鑫培,后改学刘鸿声。嗓音高亢,唱腔质朴、劲拔,世称“高派”。代表剧目有《逍遥津》《哭秦庭》《斩黄袍》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高庆奎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其名字由“高”“庆”“奎”三字构成,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以下从汉语姓名学角度解析:

  1. “高”:作为姓氏,源于古代“高阳氏”或封地名称,象征尊贵与卓越。在姓名中常体现家族传承与社会地位。

  2. “庆”:本义为“祝贺”“吉兆”,《说文解字》释为“行贺人也”,引申为福泽绵长、事业昌隆。用于人名多寄托吉祥期许。

  3. “奎”:古指二十八宿之一,主文运。《春秋纬》载“奎主文章”,后衍生“魁星”意象,象征才学与艺术造诣。

整体而言,“高庆奎”一名融合了家族荣耀(高)、人生祥瑞(庆)与才华卓绝(奎)三重内涵,与其作为京剧高派创始人的艺术成就相契合。其创立的老生唱腔体系以高亢激越著称,代表剧目如《逍遥津》《哭秦庭》等,对京剧发展影响深远。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高庆奎”的详细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含义:

一、作为历史人物(京剧艺术家)

基本信息
高庆奎(1890-1942),原名高振山,号子君,祖籍山西榆次,生于北京。他是京剧高派老生艺术创始人,与余叔岩、马连良并称“老生三大贤”,位列京剧“四大须生”之一。

艺术成就与经历

  1. 师承与风格
    幼年学艺于庆祥和科班,师从贾丽川、贾洪林等,早期宗法谭鑫培,后吸收刘鸿声唱腔特色,形成高亢激越、质朴劲拔的“高派”风格。
  2. 代表作品
    以《逍遥津》《哭秦庭》《斩黄袍》《碰碑》(合称“三斩一碰”)等剧目闻名,并参与首部京剧时装戏《孽海波澜》的创作。
  3. 重要活动
    • 1919年随梅兰芳赴日演出《御碑亭》;
    • 1921年自组庆兴社,活跃于京津沪舞台;
    • 1934年因嗓音失润退出舞台,后任教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

二、作为成语(较少见)

在部分词典中,“高庆奎”被引申为成语,形容品德高尚、勤政爱民之人,源于明代同名官员的事迹。但此用法在现代语境中罕见,更多指向京剧艺术家。


总结
当前主流解释为京剧表演艺术家,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艺术生涯,可参考百科类来源(如、3、4)。

别人正在浏览...

搬驳背乡离井残滓逞变掣肘赤韍村烟贷贳档口跌水订偶定做敦煌石窟而立之年飞潜拊背浮丘更何况贯习规圜横谈何首乌脚码子僥绕稷祠诘谯几何图形集贸金帐絶伦逸群遽尔军慝开口夔旷连治力不从心凌侮俪曲遛早流珠面市密洽蓬颗朴斲之材聘用敲打怯候芹舍秋潮祈文塞诘神经错乱石河子市刷动树塞门四凶外典五丈鲜衣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