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诰戒的意思、诰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诰戒的解释

告诫。 汉 蔡邕 《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中读符策誥戒之詔,非臣才量所能祗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诰戒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诰"和"戒"两个语素构成。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诰"本指帝王对臣子的训诫文告,《说文解字》释为"告也";"戒"在《礼记·缁衣》郑玄注中解作"警也"。二字组合后形成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行政文书形式,特指君主或上级对臣属颁布的警示性训令。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文献体系,如《尚书·多方》记载周公"诰毖殷多士",即通过诰文形式警戒殷商遗民。汉代经学家孔安国在《尚书传》中注解此类文书具有"申敕戒告"的双重功能,既包含政策宣示,又强调行为规范。

从文书形态演变来看,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指出:"诰戒之文,必引典谟",说明其内容多援引前代典章作为训诫依据。宋代朱熹在《文集》中记载的"颁诰戒敕"制度,则反映出该文体在官僚体系中的规范作用。

现代汉语研究中,王力《古代汉语》将其归入"下行公文"范畴,强调其"劝惩并重"的语言特征。据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统计,诰戒类文书常用"尔其""毋乃"等警示性虚词结构,形成特有的训诫语体。

网络扩展解释

“诰戒”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ào jiè,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诰戒”由“诰”和“戒”两字组成:


二、使用场景

  1. 上级对下级:如古代帝王或官员通过文书、诏令告诫臣民遵守法度()。

    例:汉代蔡邕《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中提到“诰戒之诏”,即指帝王通过诏书严肃告诫臣子()。

  2. 长辈对晚辈:如父母以家规劝诫子女()。

  3. 正式文书中:常见于古代公文或历史文献,体现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延伸解析


四、总结

“诰戒”是融合了权威性与警示性的词汇,多用于正式或传统语境,需根据具体场景判断其侧重(命令宣布或行为劝诫)。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汉代典籍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薄室雹凸兵无斗志碧嶂财星承包赤芾炽富慈孝带肚子大舅登寻动魄惊心动员多端寡要放松放子佛光袴改议功败垂成狗邦椁帱孤微酣卧寒月建华焦勤金花笺筋缕计制喀布尔昆曲辽薓柳祠路分论讨骂唧唧弭乱潜藩起本穷褲求昏三冗埽眉才埽门傻子社鬼失失慌慌松椟帑舍韬晦待时掏火同心协济惟屏渥丹吴地乌虬杇人相时香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