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诰戒的意思、诰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诰戒的解釋

告誡。 漢 蔡邕 《讓高陽侯印绶符策表》:“中讀符策誥戒之詔,非臣才量所能祗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诰戒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由"诰"和"戒"兩個語素構成。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诰"本指帝王對臣子的訓誡文告,《說文解字》釋為"告也";"戒"在《禮記·缁衣》鄭玄注中解作"警也"。二字組合後形成特定曆史語境下的行政文書形式,特指君主或上級對臣屬頒布的警示性訓令。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文獻體系,如《尚書·多方》記載周公"诰毖殷多士",即通過诰文形式警戒殷商遺民。漢代經學家孔安國在《尚書傳》中注解此類文書具有"申敕戒告"的雙重功能,既包含政策宣示,又強調行為規範。

從文書形态演變來看,唐代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指出:"诰戒之文,必引典谟",說明其内容多援引前代典章作為訓誡依據。宋代朱熹在《文集》中記載的"頒诰戒敕"制度,則反映出該文體在官僚體系中的規範作用。

現代漢語研究中,王力《古代漢語》将其歸入"下行公文"範疇,強調其"勸懲并重"的語言特征。據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虛詞詞典》統計,诰戒類文書常用"爾其""毋乃"等警示性虛詞結構,形成特有的訓誡語體。

網絡擴展解釋

“诰戒”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ào jiè,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诰戒”由“诰”和“戒”兩字組成:


二、使用場景

  1. 上級對下級:如古代帝王或官員通過文書、诏令告誡臣民遵守法度()。

    例:漢代蔡邕《讓高陽侯印绶符策表》中提到“诰戒之诏”,即指帝王通過诏書嚴肅告誡臣子()。

  2. 長輩對晚輩:如父母以家規勸誡子女()。

  3. 正式文書中:常見于古代公文或曆史文獻,體現權威性和嚴肅性()。


三、延伸解析


四、總結

“诰戒”是融合了權威性與警示性的詞彙,多用于正式或傳統語境,需根據具體場景判斷其側重(命令宣布或行為勸誡)。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漢代典籍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卬食寶籞表明兵器逋累承蒙倅廨跌跤嫡孽抖風垛充二道毛子風旋高等高下在心诟侮拐良為娼鬼嘴瞽言瀚漫橫死眼回航胡厮哝互走尖弱見義敢為澆書經履課租顂體曆曆在耳淩薄門次夢行症謬種流傳磨鋊柰子花跄跄濟濟峭卓熱炒熱賣任石日工沈昧釋法失之毫厘,謬以千裡覗察私牍私撰遬濮桃紅天怨體拜通同一氣酴縻酒僞物微至巫鬼物和下功夫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