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黠戛斯的意思、黠戛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黠戛斯的解释

古族名。 汉 称 坚昆 , 魏 晋 间称 结骨 , 唐 称 黠戛斯 。主要分布在今 叶尼塞河 上游流域。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和狩猎。有文字,今称“鄂尔浑-叶尼塞文”。 唐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内附, 唐 以其地为 坚昆都督府 ,隶 燕然都护府 。 景龙 四年(公元710年)后,曾受 东6*6*厥 和 回鹘 的统治。 开成 五年(公元840年), 黠戛斯 破 回鹘 。 大中 元年(公元847年), 唐 封其首领为“英武诚明可汗”。 大顺 元年(公元890年),助 唐 平 李克用 叛乱。约10-12世纪,大量 黠戛斯 人移至 天山 西部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为今日我国的 ************ 族和 中亚 的 吉尔吉斯 人。参阅《新唐书·回鹘传下》、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七·黠戛斯国》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黠戛斯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黠戛斯(Xiá jiá sī)是中国古代史籍中对一个西北少数民族族群的称谓,主要活跃于隋唐时期。以下从汉语词典及历史文献角度对其详细释义:


一、词义解析

  1. 字义构成

    • 黠:《说文解字》释为“坚黑也”,引申为机敏、狡慧;
    • 戛:《尔雅》注“击也”,此处为音译用字;
    • 斯:古汉语语助词,无实义。

      整体为音译族名,无字面组合含义,但“黠”字暗含中原王朝对其骁勇特性的认知 。

  2. 读音演变

    中古音拟构:/*ɣɛt̚ kˠɛt̚ sɨ/(据王力系统),现代普通话读作xiá jiá sī 。


二、历史背景

  1. 族群归属

    属突厥语系民族,汉晋时称“坚昆”,唐代改称“黠戛斯”,居叶尼塞河上游(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一带)。《新唐书·回鹘传》载:“黠戛斯,古坚昆国也” 。

  2. 与唐王朝关系

    •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归附,置坚昆都督府;
    • 唐中后期联合回鹘汗国,后反目攻灭回鹘(840年),短暂称雄漠北 。
  3. 文化特征

    据《唐会要》描述:“人皆长大赤发、皙面绿瞳”,以游牧、冶铁著称,信奉萨满教 。


三、现代关联

黠戛斯为今吉尔吉斯族(Kyrgyz)直系祖先。其族名“黠戛斯”在突厥碑铭中作“Qırqız”,经语言流变形成现代称谓 。吉尔吉斯斯坦国名(Kyrgyzstan)即源于此。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王力. 《汉语语音史》. 商务印书馆.
  3. 欧阳修. 《新唐书·回鹘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王溥. 《唐会要·卷一百》. 上海古籍出版社.
  5. 耿世民. 《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6. 薛宗正. 《突厥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注:为符合原则,引用来源均标注权威出版物,暂未提供网络链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网络扩展解释

“黠戛斯”一词有两种不同层面的含义,需结合语境区分:

一、作为民族名称(历史意义)

黠戛斯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活跃于唐代及之前,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

  1. 族名演变:汉称“坚昆”,魏晋称“结骨”,唐代定名“黠戛斯”,突厥语为Qïrqïz,是今柯尔克孜族和吉尔吉斯族的祖先。
  2. 地理分布:主要生活在叶尼塞河上游(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后部分迁徙至中亚天山地区。
  3. 历史事件:曾受突厥、回鹘统治,公元840年攻灭回鹘汗国,短暂统一漠北,后因气候和战乱势力衰落。
  4. 文化特征:人种特征为赤发、绿瞳,部分黑发者自称汉将李陵后裔;使用鄂尔浑-叶尼塞文字,从事畜牧与狩猎。

二、作为哈萨克族词汇(语言意义)

在哈萨克语中,“黠戛斯”(发音:xī jiá sī)意为“机智、聪明”,用于赞美人的才智与能力:


注:两种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历史层面的“黠戛斯”更为常见。若需进一步了解该民族与唐朝的交往细节或族名语源考据,可参考中的学术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白莲教北洋逼酒博射拆钱昌旺冲风冒雨胆大如斗调露隄封断水惰傲肥膌飞鸢符勅浮语干嚎乖疎孤累骨鲁鲁故我寒英欢喜若狂疥骆驼寄观酒车揫迫久坐必有一禅极忠巨迹峻清柳泉詈诅蔑尔羃篱末科畞钟内妹戚嗟青癯嬛薄赇谒荣露戎伍商序睒闪石门颂世善堂霜醉讨要脱氧核糖核酸玩习纬説无次无字碑鮝鹤限钱先妾先主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