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族名。 汉 称 坚昆 , 魏 晋 间称 结骨 , 唐 称 黠戛斯 。主要分布在今 叶尼塞河 上游流域。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和狩猎。有文字,今称“鄂尔浑-叶尼塞文”。 唐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内附, 唐 以其地为 坚昆都督府 ,隶 燕然都护府 。 景龙 四年(公元710年)后,曾受 东6*突6*厥 和 回鹘 的统治。 开成 五年(公元840年), 黠戛斯 破 回鹘 。 大中 元年(公元847年), 唐 封其首领为“英武诚明可汗”。 大顺 元年(公元890年),助 唐 平 李克用 叛乱。约10-12世纪,大量 黠戛斯 人移至 天山 西部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为今日我国的 ************ 族和 中亚 的 吉尔吉斯 人。参阅《新唐书·回鹘传下》、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七·黠戛斯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黠戛斯汉语 快速查询。
“黠戛斯”一词有两种不同层面的含义,需结合语境区分:
黠戛斯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活跃于唐代及之前,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
在哈萨克语中,“黠戛斯”(发音:xī jiá sī)意为“机智、聪明”,用于赞美人的才智与能力:
注:两种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历史层面的“黠戛斯”更为常见。若需进一步了解该民族与唐朝的交往细节或族名语源考据,可参考中的学术分析。
黠戛斯是一个汉字词汇,意思是指一个聪明且机智的人。该词由“黠”和“戛斯”两个部分组成。
黠字的部首是黑字旁,拼音为“xiá”,总共有9画。戛字的部首是手字旁,拼音为“jiá”,总共有10画。戛斯一共有16画。
《黠戛斯》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繁体字的写法为「黠戛斯」。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黠字在古时的写法为「勹黑戈」,而戛字的写法为「手戈耳」。
他是个黠戛斯,总是能够面对困难并迅速找到解决方法。
黠头、黠气、黠利
机智、聪明、狡猾
呆笨、愚蠢、迟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