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更置的意思、更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更置的解释

(1).重新设立。《韩非子·亡征》:“出君在外而国更置,质太子未反而君易子,如是则国携,国携者,可亡也。”

(2).变动;变换。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本兵新任,颇惑於昔年南兵坐食之言,传闻汹汹,遂谓将有所更置,僕知而譬晓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读卷官取状元》:“若状元卷,则必出揆地所读,方得居首,间有出上意更置前后者,十不一二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更置"是汉语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为更换、调整或重新设立。根据《汉语大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释义,该词在不同语境中包含以下三层语义:

一、人事调整 指对职位或人员的变更安排,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筴,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更置官吏,皆以王太后故。"(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二、器物替换 表示对物品的更换行为,如《后汉书·张衡传》所述:"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更置浑仪。"(来源:汉典网)

三、制度变革 特指对规章制度的修改制定,如《宋史·职官志》记载:"元丰官制行,更置三师、三公。"这种用法常见于古代典章制度的调整记载。(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更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ēng zhì(注音:ㄍㄥ ㄓˋ),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基本含义

  1. 重新设立
    指对原有事物进行废止后重新建立或安排。例如政权、制度、职位等的重新设立。
  2. 变动、变换
    指对原有状态、位置或安排进行调整或替换,强调“改变”的主动性。

二、详细解释与引证

  1. 历史文献中的用法

    • 《韩非子·亡征》提到“出君在外而国更置”,指君主在外时国内重新设立政权,可能导致国家分裂。
    • 明代张居正在书信中写道“将有所更置”,指因传闻引发的职位变动调整。
  2. 语境扩展
    在具体使用中,“更置”可涉及政治、军事、人事等领域,例如官职更替、军队编制调整、政策改革等。


三、使用场景与近义词


四、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如)将“更置”归类为成语,定义为“更换、调整”,但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少见,更多作为普通词语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韩非子》及明代张居正相关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按讯白手空拳兵不雪刃超凡逞臆寸步难移黨官雕藻佛戒跟即钩楯贯籍桂琴孤虚寒醅酣中客豪忽湖广徽缠祸酷减亏脚蹼角鹰嘉燕节劳锦西矜允急如星火貜猳居守旷败款留涝疏旱溉连鸿梅心南天竹内属念望佩觽翩僊迁善改过崎岖融溶设间勝利品生盆甚设诗礼之家嘶战蓑草素士韬云贴说听允无可奈无双树橡皮筋枭帅筱屋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