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降真香的意思、降真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降真香的解释

香名。其香似苏枋木,烧之烟直上,能入药。传说能降神。亦名鸡骨香、紫藤香。 唐 无名氏 《香谱·香品一》:“降真香出 交 广 舶上,其香如苏枋木,燃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降真香》:“降真香出 黔 南,伴和诸杂香,烧烟直上天,召鹤,得盘旋於上。”《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十里之内,降真香烧的有如烟雾溟濛。”亦省作“ 降真 ”、“ 降香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降真香》﹝释名﹞引 李珣 曰:“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籙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降真香》﹝集解﹞:“鷄骨香即降香,本出 海南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降真香,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主要涵盖植物属性、香料用途及文化象征。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分项说明:


一、植物学释义

指豆科黄檀属植物(Dalbergia odorifera)的树脂化心材,又称“降香”“紫藤香”。其树干受外伤后分泌树脂,经多年沉积形成深褐色芳香物质,干燥后质地坚硬。《中国植物志》明确将其归为豆科黄檀属,主产于中国海南、东南亚等地。


二、香料与药用价值

  1. 传统香料

    古人焚烧降真香以祀神或熏衣,气味清冽带甜,位列“沉檀龙麝”四大名香之外的重要香料。宋代《香谱》载:“降真香,性温平,焚之可辟秽气。”

  2. 中药应用

    《本草纲目》称其“辛温无毒”,主治“折伤金疮、止血定痛”。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含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抗炎、镇痛作用。


三、文化象征与宗教意涵


四、现代研究与保护

因过度采伐,野生降真香资源濒危,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推动其人工培育,并开展活性成分提取研究,用于心血管药物开发。


权威参考资料:

  1. 《中国植物志》在线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降真香》(中医古籍出版社)
  3. 傅京亮《中国香文化》(齐鲁书社)
  4. 海南降真香保育工程报告(海南省林业局)

网络扩展解释

降真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香料和中药材,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词义与别称

降真香又名鸡骨香、紫藤香,是豆科黄檀属藤本植物受伤后分泌树脂形成的香料。其名称源自道教传说,《仙传》记载焚烧此香可"感引鹤降",故称"降真"。古汉语典籍《辍耕录》描述其燃烧时"烟直上",被视为通神媒介。

二、植物学特征

  1. 来源:主要产自海南等热带地区,属豆科藤本植物(如两粤黄檀、藤黄檀),需50年以上结香。
  2. 结香机制:与沉香类似,因雷击、虫蛀等创伤分泌树脂,经数十年沉淀形成含油脂的固态凝聚物。

三、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

四、文化与宗教意义

  1. 道教圣物:斋醮仪式中列为"诸香之首",认为燃烧此香可增强念力、通神达天。
  2. 文人雅趣:唐宋时期成为文人品茶、雅集的重要用香,香气融合花香、果香、乳香等"一木五味"。
  3. 外交贡品:明代南洋诸国朝贡清单中常见,如占城国贡"土降香"。

五、其他应用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多篇权威文献,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文献或现代研究,可查阅《本草纲目》《南方草木状》等古籍及现代药理学论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安哥拉白璧白经白首为功名白玉婴坂田半宿保皇备品避怕不壹而足蛏苗盗汗滴溜儿耳生翻来覆去甘棠遗爱光栅鼓铸局黑面郎何为划桨互讹活货建白交集晶波可虞口受离被马大头谧尔密意蔫巴巴攀鳞附翼庖鼎跑媒平署迫临潜濩迁回潜絶乾男清防轻眇丘荒泉鱼曲局任纵散汉烧羹饭生发油深目时弊鼠屎污羹桃花雨外质违阻鹜新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