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富民侯的意思、富民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富民侯的解释

汉武帝 晚年,悔以 江充 谮杀 卫太子 据 ,又悔征伐连年。会 车千秋 上书为 卫太子 鸣冤,因擢升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代 刘屈釐 为丞相,封富民侯,取“大安天下,富实百姓”之意。事见《汉书·车千秋传》《汉书·食货志上》《汉书·韦玄成传》。后因以“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 宋 林逋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诗:“ 越 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公朝论爵赏,当拜富民侯。”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莫射 南山 虎,直觅富民侯。” 元 宋褧 《送高子敬归鼓城》诗:“ 元龙 不拜富民侯,袖劒囊书苦掉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富民侯是中国古代封爵名称,承载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内涵,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词源与字义解析

•「富」:指财物丰饶,《说文解字》释为「备也,厚也」,引申为使百姓丰衣足食。

•「民」:泛指庶民百姓,《尚书》有「民惟邦本」之论,强调民众为国家根基。

•「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属高等封号,象征地位与权责。

三字组合体现「使百姓富裕的封爵」之意,凸显统治者对民生经济的重视。

二、历史典故与政治象征

该封号源于汉武帝晚年政策转向。据《汉书·食货志》载,征和四年(前89年),武帝反思连年征伐导致民生凋敝,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寓意「思富养民」,标志治国方略从开边拓土转向休养生息。此事件被东汉桓宽收录于《盐铁论·西域》篇,成为轻徭薄赋政策的象征符号。

三、文化内涵与后世影响

唐代诗人李白在《春日行》中化用「天子当殿奏云韶,老胡稽首献仙桃。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玉颜满堂乐未终,秦皇汉武空相待。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当年颇似富民侯,万事尽付杯中酒」,借「富民侯」暗喻治国理想。后世文人多以此典寄托对轻徭薄赋、民殷国富的治世向往,如宋代王安石《兼并》诗亦提及「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富民侯独存,此岂公所怀」。

权威参考文献

  1. 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载富民侯始封事,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桓宽《盐铁论·卷八·西域第四十六》论政策转向,收录于「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数据库(ctext.org)。
  3. 许慎《说文解字》对「富」「民」的释义,清代陈昌治刻本影印版。
  4. 李白《春日行》全诗见《全唐诗》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富民侯”是源自汉代的历史典故,其含义与政治治理、百姓福祉密切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1.历史起源

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误杀太子刘据,后车千秋(本姓田)上书为太子鸣冤,被武帝赏识,数月内升任丞相并封为“富民侯”。此封号取“大安天下,富实百姓”之意,象征汉武帝对连年征伐政策的反思,转向休养生息、重视民生的治国方向()。

2.核心含义

3.后世引用

4.相关考据

主要记载于《汉书》的《车千秋传》《食货志》《韦玄成传》等篇目,体现汉代治国理念的转变()。


该词既是对汉代历史事件的记录,也承载了古代“民本”思想,成为后世称颂贤臣、寄托治国理想的文学符号。

别人正在浏览...

哀告榜歌傍纽悖悍碧溜博文朝班饬查刺舟澹然盗没搭坐厄纽发板发落分情破爱桴苡诰敕房膏秣革政刮除国际标准书号顾左右而言他还肉寒草唤审回肠百转户算煎骂嘂号郊燎胫大于股金石不渝进书击琴击玉壶厥证客籍嗑口立体漏子奴产子跑酷欠挂且则情非得已确诊入孝出悌圣人之年深溪尸官水庸司账松烟涂陌橐吾惟一蜈蚣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