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黄钟毁弃 ”。
“黄钟长弃”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比喻贤才不被重用,源自“黄钟毁弃”的变体表达。其中“黄钟”指古代音律中的正音,象征高雅或贤能;“长弃”即长期被弃置不用。
此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普遍困境,常用于文学或议论中批判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公。如需更完整典故解析,可参考《聊斋志异》原著或权威词典。
《黄钟长弃》这个词指的是黄色的钟声持续了很长时间后被抛弃,引申意为一度被重视却最终被遗忘或抛弃。
《黄钟长弃》由“黄”、“钟”、“长”、“弃”四个字组成。
其中,“黄”字的部首是“⺲”,共9划。
“钟”字的部首是“⾲”,共10划。
“长”字的部首是“长”,共 8 划。
“弃”字的部首是“弓”,共4划。
《黄钟长弃》出自《诗经·国风·秦风》,原句为“黄钟不鸣,无以王郊。王郊之桑,其叶方齐。”意为黄色的钟不再鸣响,没有了以王者威仪祭祀郊外山川。郊外山川的桑树,它们的叶子变得齐整。
《黄钟长弃》这个词的繁体字为「黃鍾長棄」。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会有变化,所以《黄钟长弃》的古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上仍然和现代字形相似。
1. 虽然曾一度很受人们关注,但这个项目如今已经成为了《黄钟长弃》。
2. 她曾经是个顶尖的艺术家,可惜最后还是遭到了《黄钟长弃》。
3. 这些传统技艺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代,正在慢慢地变成了《黄钟长弃》。
1. 黄昏:黄色的太阳下山之时,也指事物衰败、衰落的状态。
2. 钟声:指钟表敲响的声音。
3. 长久:时间上的漫长,持续时间较长。
4. 弃权:放弃参与权益的选择。
5. 黄金时代:指某个领域或时期最辉煌、最有影响力的黄金时期。
1. 被遗忘
2. 被抛弃
3. 被忽视
1. 受重视
2. 受关注
3. 受赞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