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父服的意思、父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父服的解释

为父亲服丧。《后汉书·袁绍传》:“﹝ 绍 ﹞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父服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涉及传统丧葬礼仪制度。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阐释:

一、本义:为父亲服丧

指子女在父亲去世后,依据礼制规定所遵循的守丧行为与期限。古代丧礼中,子女需根据与逝者的亲疏关系穿戴不同等级的丧服(即“五服”制度),并为父亲守孝特定时长(通常为三年)。这一行为体现了儒家“孝道”伦理,如《仪礼·丧服》详细记载了子为父服丧的规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532页。

二、引申义:丧服形制

特指服丧期间穿戴的服饰,即“斩衰”(cuī)。这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以粗麻布制成,不缝衣边,象征哀痛至极。子为父、妻为夫均服此制,如《礼记·丧服小记》载:“斩衰裳,苴绖、杖……父在为母。”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7卷第1532页。

文化背景补充

“父服”根植于周代确立的五服制度(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通过服饰差异体现宗法社会的亲疏等级。这一制度影响深远,直至明清仍见于《大明会典》《清通礼》等典籍。

来源: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中华书局,1959年。

说明:因“父服”属专业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权威释义主要见于大型工具书及礼制研究著作。本文来源均引自学界公认的经典辞书及文献,未提供网络链接以确保信息准确性。

网络扩展解释

“父服”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基本解释

父服(拼音:fù fú)指为父亲服丧的行为,源自古代中国的丧礼制度。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袁绍传》,记载袁绍在母亲去世后辞官守丧,后又因追念父亲而再次行父服。

二、出处与用法

  1. 文献记载
    据《后汉书·袁绍传》描述:“﹝绍﹞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 此处“父服”明确指为亡父守丧的礼仪。

  2. 延伸含义
    部分资料(如)提到,“父服”作为成语时,可象征子女对父亲的尊敬与孝顺,但此用法更偏向引申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三、相关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丧服制度或《后汉书》原文,可参考权威历史典籍或专业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艾衣襃言襃增本祖标语超期服役吃虱子留后腿重挂大盗澹澹方将愤不顾身风雨连床焚钱粮赶速根根叶叶鬼哭神惊过得去黑心歪尖歡声获宥剑铓角槎金花匡居利筭柳车变姓六尘不染録白鹭鼓緑帻萌达孟鸟迷漫幂幂莫不成牧犬拏子扭搐迁替切贴三遗矢疝气沙悟浄诗吻寿岂送穷鬼擡敬獭爪庭砌通宵彻旦铜照退场土塯妄谈惟有五水遐霄谢笺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