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 wave) undulating] 水波荡漾的样子
澹澹的湖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荡漾貌。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东门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吹拂貌。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女郎张窈窕》:“澹澹春风花落时,不堪愁望更相思。”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王嘉謨 《西勾桥》诗:‘微风何澹澹?杨柳荫重围。’”
(3).恬静貌。《楚辞·刘向<九叹·愍命>》:“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王逸 注:“澹澹,不动貌也。”
(4).广漠貌。 唐 杜牧 《登乐游原》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金 赵秉文 《大江东去》词:“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5).颜色淡;不浓。 南唐 李煜 《长相思》词:“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 唐 元稹 《早春寻李校书》诗:“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櫳裙。”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秋澹澹,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
“澹澹”是汉语中形容水波动态的叠音词,具有两层核心含义:
一、本义指水波起伏荡漾的样态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为“水波微动貌”,如东汉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此用法常见于山水诗词。北宋欧阳修《采桑子》中“风平波静碧盘倾”的后续场景,亦可用“澹澹”描绘涟漪轻泛的水面。
二、引申为恬淡安详的精神状态 《古代汉语词典》指出其通“淡”,表达心境平和之意,如《庄子·逍遥游》“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这类用法多见于道家典籍,形容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
该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被标注为书面语,现代使用多保留其古典意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方言区存在“澹”与“淡”的混用现象,但在权威辞书中二者释义有明确区分。
“澹澹”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水波微微荡漾、起伏的样子,常见于古典诗词中描写自然景象。
经典例句
心神状态
自然描写扩展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说文解字》《素问》等古籍,或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现代辞书。
爱屋及乌暗谷暗浅白日飞升辈学标点符号兵尉不齐彻胆骋舟宸眷吃现成饭催迫恶乎讹脱肥膌分截分途佛证工具箱狗逮老鼠惯历孩虎函告皇店贿门祸变监搜见颜偈偈井钿救弊跼蠼旷达不羁拉拉杂杂老家儿练波连职鲁朴蛮虏民阎密移佞恶彷佯纰软乾娘遒警秋兰羣儿戎士生花笔生冷四角俱全陶人同志哥推聋妆哑吐晕吴娥谢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