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服除的意思、服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服除的解释

守丧期满。《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四年》:“癸卯, 南康 文简公 褚渊 卒,世子侍中 賁 耻其父失节,服除,遂不仕。”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丁内艰,服除,主管南外宗室财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服除(fú chú)指守丧期满,脱去丧服。这是中国古代丧礼制度中的重要环节,标志着正式结束对逝者的服丧期,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字义分解

    “服”指丧服(如斩衰、齐衰等),是居丧期间穿戴的特定服饰;“除”意为除去、解除。二字组合即表示除去丧服的行为及对应的礼仪节点。

  2. 礼制背景

    古代根据血缘亲疏规定不同丧期(如父母丧期为27个月)。服除仪式需在丧期结束时举行,《礼记·丧服小记》载“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表明需经小祥祭(13个月)、大祥祭(25个月)及禫祭(27个月)后方可正式除服。

  3. 社会功能

    服除不仅是形式上的服饰更换,更象征生者完成伦理责任,重新融入社会。《仪礼·丧服》强调“丧服,以表哀戚”,除服后哀痛虽存,但需恢复日常职责,符合儒家“哀而不伤”的礼教精神。

  4. 文献例证

    • 宋代王安石《虞部郎中赠卫尉卿李公神道碑》:“诸子服除,皆一命。”
    • 《明史·礼志十三》:“及服除,至京谢恩。”

      均指守丧期满后恢复官职或社会活动。

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属历史词汇,今多用于研究古代礼制或文言语境,日常口语中已罕用。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著)中丧服制度章节。


参考文献来源

  1. 《礼记·丧服小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仪礼·丧服》(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本)
  3. 《汉语大词典》“服除”词条(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4.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网络扩展解释

“服除”是古代丧礼中的特定术语,指守丧期满后脱去丧服的仪式,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服除”意为守丧期满后脱除丧服,标志着正式结束服丧期。例如《资治通鉴》记载褚渊之子“服除,遂不仕”,即守丧结束后不再出仕。

二、别称与相关概念

三、历史背景与仪式

四、文献例证

五、文化意义

服除不仅是礼仪程序,更体现古代伦理观念,通过时间与服饰规范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同时标志生者回归正常生活。

如需进一步了解五服制度细节,可参考《周礼》等古籍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标押财殚力竭残草次长剉折恶客肥头大耳風雨晦暝分然佛力该阂高分子化工给园宫女官课挂鞋规窃馘俘横彴骄宠胶漆契焦沙烂石解婚经履峻除狂顾狂欢阔寥两头蒙陵躐离洒鸾音鹤信緑茸茸冒法眉瑑藐姑嬲戏飘飒普贤千里情潜契气煤汽水秋举髯鬣容众沙冈善状涉笔成趣蛇伏使不得释放曙华肆略谈宗头晌头厅挽幛祥编小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