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脯糒的意思、脯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脯糒的解释

干肉和干粮。《后汉书·明帝纪》:“万年之后,埽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昭 善史书,与 钟繇 、 邯郸淳 、 卫覬 、 韦诞 并有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淮 因与脯糒及衣,不取其衣,取其脯一胊,糒一升而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脯糒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干肉与干粮的复合词,最早见于《汉书》等典籍。该词由“脯”和“糒”两个单字构成:

  1. 脯指经盐渍晾晒的肉制品,《说文解字》释为“干肉也”,其制作工艺在《周礼·天官·腊人》中记载为“薄析曰脯”,强调将肉切成薄片腌制风干;
  2. 糒特指便于携带的干粮,《释名·释饮食》解释为“干饭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印证其作为军粮的实用属性。

二者组合后的“脯糒”指代古代行军、旅途中常用的便携食物,如《资治通鉴·汉纪》载“士卒皆束脯糒”,凸显其军事后勤功能。唐代杜佑《通典·兵典》更将脯糒列为军队必备物资,与箭矢、火石同属“行军三宝”。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军制、饮食文化的学术著作中仍具文献价值。

(注:因古代文献无网络公开链接,来源标注采用典籍名称及引文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

“脯糒”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脯糒”由“脯”和“糒”组成:

    • 脯(fǔ):指晒干的肉,如肉脯、果脯。
    • 糒(bèi):指干粮,通常指蒸熟后晒干的饭团。
      因此,“脯糒”本义为干肉和干粮,是古代用于储存或携带的便携食物(、)。
  2. 引申用法
    在古籍中,“脯糒”常与祭祀、简朴生活相关。例如《后汉书·明帝纪》提到“杅水脯糒”,指用清水和干粮祭祀,表达节俭之意()。


二、争议释义

部分资料(如)提到“脯糒”是成语,意为“形容人过于自满”,并附有历史典故。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对词义的误读或混淆。建议以权威古籍和词典释义(干肉干粮)为准。


三、古籍引用

  1.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记载:“取其脯一胊,糒一升而止”,描述他人仅取少量干肉和干粮,体现节制()。
  2. 《后汉书》用“脯糒”指代简朴的祭祀方式,反映古代礼仪习俗()。

别人正在浏览...

谙通奥克兰薄暝逼属彩虹彩画蚕家巢窟创例杵臼交醇俗纯阳巾绰绰第二産业斗蛩垩笔恶金耳丫子告奉古体诗孤行花鸨活蹦乱跳蹇曳解放初节能井井有条筋缩拘琐撩鬭糲粱留音机龙马精神碌碌公论考罗曼司贸卜轻縠情敬请僞勤勚曲盝驱疟戎号入官赏慨闪熠神命审判员诗理识器衰惫唐突西子滔滔不断天甲经托养微寒乌压压消息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