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水正。传说中的上古五行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帝 顓頊 ,其神 玄冥 ” 汉 郑玄 注:“ 玄冥 , 少皥氏 之子,曰 脩 ,曰 熙 ,为水官。”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水官夸杰黠,木气怯胚胎。”
(2).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后汉书·百官志五》:“﹝郡县﹞有水池及鱼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渔税。”《晋书·傅玄传》:“詔曰:‘得所陈便宜,言农事得失及水官兴废……此诚为国大本,当今急务也。’”
(3).道教所奉天、地、水三神官之一。《宋史·方技传上·苗守信》:“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録人之善恶。”
“水官”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综合搜索结果可归纳为以下三类解释:
三官大帝之一
道教尊奉天、地、水三官(合称“三元”),水官全称“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旸谷帝君”,掌管水中诸神仙及人间灾厄化解。据传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职责包括校戒罪福、消灾解厄(,)。
上古神话中的五行官
传说上古设有五行官(金、木、水、火、土),水官即“水正”,如《左传》记载水官负责管理水中生物(,)。
水利与税收管理
汉代以后,郡县若水域资源丰富,会设水官职掌治水、调节水位及征收渔税(,)。例如《后汉书·百官志》记载:“有水池及鱼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渔税。”
历史人物关联
一说水官与大禹相关,因其治水功绩被神格化为道教水官(,)。
“水官”涵盖神话、职官、宗教三重维度,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深入某类释义,可参考来源网页(如道教部分详见,历史职官见)。
《水官》一词指的是负责管理水利事务的官员。他们负责监督河流、江湖等水域的安全,调控水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以及处理相关的纠纷和争议。
《水官》的拆分部首是「氵」和「官」。其中,「氵」是水的偏旁部首,表示与水相关;「官」是具体的字义部分,表示相关职位或官员。
「水官」一词共有7个笔画。
《水官》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在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管理非常重要,因此设立了专门的水官来负责。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在繁体字中,「水官」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中,「水官」的写法并未有明显变化。
1. 在这个城市里,水官们努力保护着我们的水源。
2. 他的父亲曾担任过一位重要的水官。
1. 水利官
2. 水务官
3. 水政官
1. 水务员
2. 水利员
3. 水政员
1. 无官
2. 无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