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邸史的意思、邸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邸史的解释

郡国驻京邸的记事官。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祖 辩 父 楷 ﹞并厉风霜,俱张锋颖,邸史叠迹,官曹澟然。” 倪璠 注:“邸史者,按郡有邸及从事史。”《新唐书·忠义传·高沐》:“后 英 ( 林英 )奏事京师,胁邸史言 沐 以诚款结天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邸史是古代职官制度中具有特殊职能的文职官员,主要承担信息传递与文书管理工作。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最早见于唐代官僚体系,原指地方行政机构派驻京城的邸务机构属员,负责接收、整理中央颁布的政令文书。

在历史沿革层面,宋代《职官分纪》详述其职能扩展为"掌奏报、录事目",需每日将朝廷动态汇编成邸报,经进奏院传递至各州府。这类文献汇编成为后世研究唐宋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始资料。

从职能特征分析,邸史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地方行政系统的耳目,又承担中央政令的传播者角色。明代《万历野获编》记载其工作流程包括"抄录章奏、辑纂要闻",并需对敏感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处理。

该职官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演变,唐代称"邸吏",宋代文献多作"进奏院史",至明清演变为通政司属官。其工作成果形成的邸抄制度,被学界视为中国最早的官方新闻传播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邸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郡国驻京邸的记事官,主要负责记录、上报地方郡国在京城的各类事务。


二、职责与背景

  1. 职能范围
    作为郡国在京城设立的“邸”(类似驻京机构)中的官员,负责文书记录、信息传递及与中央政府的沟通。
  2. 历史文献例证
    •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提到“邸史叠迹”,说明其工作繁重。
    • 《新唐书》记载高沐事件中,邸史曾被胁迫作伪证,反映其参与政治事务。

三、字义解析


四、相关职位

与“从事史”等职位类似,均属地方派驻中央的文职系统,负责行政与信息管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新唐书》或北周庾信相关碑文。

别人正在浏览...

并州儿参镂漕舫差官车戟鉏民刺察次春爨婢大逆弹尽粮绝淡朴稻草人道故东皇短功废身風狂甘果攻获钩连熯炽汗马之劳和事获得者叫道决断老佛爷醴泉铭沦惑罗襕骡子军懵冒免开尊口谬答拇指蟠桃胜会擗拨齐吹七拱八翘耆绅软工沙魇圣统十二衢实年食味方丈施洋速斗套印田夫野老天之戮民铁页子同龄望舒硙碾香灺小会下着邪魔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