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蜜母的意思、蜜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蜜母的解释

随护蜜蜂的黑色小鸟。《太平御览》卷九二八引 三国 吴 沉莹 《临海异物志》:“蜜母,小鸟也。色黑。正月旦为蜜蜂周行诸山,求安处,蜂随之。蜜母暮还入蜂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蜜母”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古语词,在权威词典中多指向两种释义:

一、古时对蜂王的别称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1册第873页记载,“蜜母”为蜂群中繁殖后代的核心个体,又称“蜂后”。其名称源于其主导蜂蜜生产与族群繁衍的双重功能,如《埤雅·释虫》云:“蜂之有王,蜜母也,群蜂皆从其令。”

二、药用植物别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28卷引述,“蜜母”是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民间俗称。该植物根部形似蜂房,且具有润肺生津功效,故被类比为“蜜之母体”。现代《中华本草》沿用此名称,标注其为麦冬的地方异名。

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具体释义需结合文献语境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

“蜜母”是一个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词汇,具体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词义解释

蜜母(拼音:mì mǔ)指一种随护蜜蜂的黑色小鸟。根据《太平御览》卷九二八引三国吴·沉莹《临海异物志》的描述:

“蜜母,小鸟也。色黑。正月旦为蜜蜂周行诸山,求安处,蜂随之。蜜母暮还入蜂中。”

核心特征包括:

  1. 形态:黑色小型鸟类。
  2. 行为:在农历正月初一引导蜜蜂寻找栖息地,蜜蜂群跟随其行动,傍晚返回蜂群。

文献与背景

  1. 出处:该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的《临海异物志》,反映古人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蜜蜂与鸟类共生关系的记录。
  2. 生态意义:蜜母可能被视为蜜蜂迁徙或选址的“向导”,但现代生物学中暂无确切对应的鸟类记载,推测为古代特定地域的民间传说或观察结论。

其他信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太平御览》或《临海异物志》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视俵散鼻肿眼青不揪不采才气无双常久朝马重光初生之犊樀樀第一手兜结繁絃風吹草動丰庞奉顺分务副品赙赠挂零灌莽宏琏家邦江烟剪凿迹地鸡犬升天居哀空嚣炼液礼佛卵袋硉矹面值民办公助乃其鸟得弓藏蟠拏瓶子清芬青苔巷茕鳏洒泣塞责傻楞楞慴惮深入舍生存义寿安诉酒汤熨头项外镇哇哇文薄无藉在无纪律象网歇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