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法船的意思、法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法船的解释

(1).佛教语。喻佛法。谓佛法如船,可以拯救沉溺的众生渡过生死苦海,到达“彼岸”。《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帝修浄戒,轨道不及,无上法船,济诸沉溺。” 唐 李绅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住觉超真境,依游渡法船。”

(2).旧时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晚上为超度亡灵而焚烧的纸船。《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到晚,做的极精致的莲花灯,点起来浮在水面上。又有极大的法船,照依佛家中元地狱赦罪之説,超度这些孤魂升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法船》:“中元日各寺院製造法船,至晚焚之。有长至数丈者。” 林海音 《城南旧南·兰姨娘》:“我想到去年七月半在 北海 看烧法船的时候,在人群里跟妈撒开了手,还急得大哭呢。”参阅《盂兰盆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法船是汉语中具有宗教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词义与构词法

“法船”由“法”(法则、教法)与“船”(渡水工具)组合而成,字面意为“载法之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其核心含义为“佛教指超度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法”,比喻佛法如船,能助人渡过生死烦恼之河,抵达觉悟彼岸。

二、佛教义理中的引申

在佛教经典中,“法船”象征佛陀教诲的救渡功能。如《无量寿经》云:“设大法船,普令得度”,强调佛法广济众生的慈悲。《佛学大辞典》进一步阐释,法船特指僧人圆寂后焚化所用的纸扎船,寓意“乘佛法往生极乐”。

三、道教与民俗仪式中的演化

道教斋醮科仪亦吸纳此概念,衍生“焚法船”习俗。据《道教大辞典》记载,法船在度亡仪式中代表“承载亡魂脱离地狱”的媒介,常以彩纸制成,并书写经文符箓,明清文献《帝京岁时纪胜》中已有相关记载。

四、文学与历史文献用例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感悟妄缘》中写道:“誓以智慧水,永洗烦恼尘,不将恩爱子,更种忧悲根。誓以般若船,慈航渡群生”,此处“般若船”与“法船”意象相通。清代《燕京岁时记》则详细描述了中元节焚烧法船的民间习俗。

网络扩展解释

“法船”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解释,主要分为宗教含义和民俗用途两类:

一、宗教含义

  1. 佛教与道教中的象征
    在佛教中,“法船”比喻佛法如船,能拯救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到达解脱的彼岸。例如《宋书》提到“无上法船,济诸沉溺”,强调佛法普渡众生的作用。道教亦有类似概念,将道法比作船,助人渡过苦难。

  2. 经典引用与扩展
    唐代李绅的《题法华寺》中“依游渡法船”,进一步通过文学形式强化了这一意象。

二、民俗用途

  1. 中元节的祭祀习俗
    旧时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人们会焚烧纸制的法船,以此超度亡灵,助其“渡河”往生。这一习俗在《儒林外史》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2. 法船的制作与形制
    法船多为纸扎冥器,由秫秸骨架裱糊彩纸制成,大小从一丈到数丈不等,常见于民间祭祀活动。

三、其他延伸含义

部分资料提到“法船”被引申为法律的象征,比喻法治的威严与公正,但此用法相对少见,更多见于特定语境下的比喻表达。

“法船”的核心意义围绕宗教救赎与民俗仪式展开,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佛教经典或民俗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涩北君成鉴窗帏吹篪乞食锤子出自意外窜官蹴蹋丹井客惮直东磕西撞夺门讹传供花宫宇鬼机灵古则黑眼定心虎阜恢伟将功补过交承嘉淑霁景金刚石金科玉律迥然不群就化极忠苦尅凌锥龙蛇飞舞慢淫悯忌脑语内记名贫蹇潜籁棋侣秦成青纯倾羡石林轼庐说和司马竹遂节速碌碌头回外府缊枲武打物理芜荑飨会小官小毛公狎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