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发严的意思、发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发严的解释

犹言开始严阵待命。《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四年》:“乙亥,大閲殿、步两司诸军於 茅滩 。帝登臺……举黄旗,诸军统制已下呼拜已,乃奏发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发严"在现代汉语中属于较为古旧或特定语境下使用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发布严厉的命令、施行严格的措施或展现出严肃、威严的态度。具体释义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发布严厉命令/施行严格措施

    指当权者或上级下达必须严格遵守的指令或推行严苛的治理手段。

    例:明代官员为整顿吏治,常“发严令以儆效尤”。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展现威严庄重的态度

    形容人神情肃穆、气势威严,多用于正式场合或身份尊贵者。

    例:祭祀时主祭者“发严整衣冠,率众行礼”。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二、词源与结构


三、古籍用例佐证

“天子发严兵,屯守边塞。”

——《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释义:皇帝派遣精锐军队驻守边疆,体现军事命令的强制性。

“官府发严查,禁民间私铸钱。”

——《明史·食货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释义:政府下达严格搜查令,禁止民间私自铸币。


四、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在现代口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历史研究、古典文学或特定仿古语境中。需注意与近义词“发令”“严令”的区分: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3. 《汉书》《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发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发严(拼音:fā yán)意为“开始严阵待命”,主要用于描述军队或人员进入戒备状态,准备执行命令或应对突发情况。

二、出处与例句

该词出自《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四年》的记载:

“乙亥,大閲殿、步两司诸军於茅滩。帝登臺……举黄旗,诸军统制已下呼拜已,乃奏发严。”
此处描述了宋孝宗检阅军队时,通过举黄旗示意军队进入严阵待命的仪式。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发严”已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中仍可能作为古语引用。其核心含义与“整装待命”“进入戒备”等现代表达相近。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籍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续资治通鉴》相关章节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按视笔资苍旻谗间痴床祠事瘁瘁粗通单复荡骇得不酬失灯伎垫刀兜盘匪直扶丧膏馥告休宫朝诟怒顾姑河床黑线候道黄衫义士荒原齎盗食钧旨睽间闚寻来何暮揽储嫠妇闾右买声儿麽道绵里针幂幂獶人匿窜暖炕扦剔琼什秋风纨扇弃之如敝屐劝奬仁寿荣进赛音三星约生命线试水士为知己者死双旌锁锢誊造替古人担忧铜璧相杀享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