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制的璧形礼器。《汉书·元后传》:“於是冠军 张永 献符命铜璧,文言‘太皇太后当为 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铜璧,如璧形,以铜为之也。”
“铜璧”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铜璧指铜制的璧形礼器,即用青铜仿照玉璧形状铸造的器物。玉璧在古代象征权力与祥瑞,而铜璧可能用于特定礼仪或符命场合,兼具实用与象征意义。
据《汉书·元后传》记载,汉代冠军侯张永曾献“符命铜璧”,其上刻有“太皇太后当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文字,作为政治预言或祥瑞象征。颜师古注引服虔解释:“铜璧,如璧形,以铜为之也”,说明其形制模仿玉璧,材质为铜。
铜璧的出现可能反映了汉代金属工艺与礼制结合的特色,既延续了玉璧的礼仪功能,又因材质变化而具有时代特征。其作为符命载体,也体现了当时谶纬思想的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记载或考古实例,可参考《汉书》相关篇章或汉代礼器研究资料。
《铜璧》(tóng bì)意为铜质的镶嵌物,常指古代使用铜质制作的奖章、勋章或篆刻的铜牌。在古代,铜璧也可以是指作为货币流通的铜钱。
铜璧的部首是金(jīn),部首笔画数为8。
《铜璧》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铸造币种。在秦朝和汉朝时期,铜璧即是指这些铸币的圆形钱币,直径大约两寸,使用铜质制作。
铜璧的繁体字为「銅幣」。
在古代,铜璧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其中,「铜」字的古代写法为「銅」,「璧」字的古代写法为「璧」。
1. 我爷爷曾经收藏了一块明代的铜璧。
2. 这件勋章是以铜璧为原型设计的。
1. 铜璧青灯:比喻以现在的安乐为代价,来交换以后的苦楚。
2. 卢龙铜璧:指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卢龙县所产的古代钱币,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3. 铜璧铁画:形容字迹或装饰画工细极华丽。
铜璧的近义词可以有:
1. 铜钱:指铜制货币,常用于古代。
2. 法币:指法定货币,现代社会普遍使用。
3. 珍币:指稀有而有收藏价值的钱币。
4. 铸币:指制造货币的工艺。
铜璧的反义词可以有:
1. 纸币:指以纸质为材料的货币。
2. 电子货币: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
3. 非法货币:指非法流通的货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