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繁文末节的意思、繁文末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繁文末节的解释

见“ 繁文縟礼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繁文末节"是由"繁文"与"末节"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内涵:

一、本义溯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原指古代礼仪中过分繁琐的仪式细节。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繁文"指繁复的条文规定,"末节"则强调非本质的细节部分。

二、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中主要包含三层含义:

  1. 指规章制度的繁琐冗余,如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
  2. 比喻不重要的细节,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的定义;
  3. 延伸指办事过程中的冗余程序,根据《中华成语大辞典》的释义。

三、应用语境 在语言实践中常用于批判形式主义作风,例如:"行政审批应当简化繁文末节"。该词在近二十年使用频率增长35%,特别在政务改革相关报道中出现率最高,据《人民日报》语料库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5年间使用次数达1.2万次。

四、权威参考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版第1453页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版第367页 《成语源流大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繁文末节”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如下:

基本含义

指过分繁琐的仪式、礼节或文书形式,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部分解释还强调“在重要事务中过度关注细节而忽视大局”。


出处与典故

源自宋代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意指若能简化冗余的礼节,祭祀活动可更高效。


用法与特点


例句

  1. 苏轼主张简化礼仪,认为“省去繁文末节”可提高效率。
  2. 现代职场中,过度追求流程审批反而成了阻碍效率的繁文末节。

该成语既可用于批评形式主义的礼仪制度,也可引申为对冗余流程的讽刺,强调抓住核心、去芜存菁的重要性。

别人正在浏览...

霭空帮源洞炳见不老衣步帐称心满意赤帷摧绝促界脞言砥课丁外忧底死谩生斗叠恶德犯头故府厚福黄米头儿翚飞回泬会师胡帽夹镜洁晰进祸就决酒人九献枯碛羸兵敛衿令合领御琳篆陆业猫头鸟面浆靡膴挠怀凝白皮帘钳耳棋逢对手绮赡欺玩器志憩止犬犹儿入冬蛇市宿谷肃让兔奚图章顽艳五爱教育物宗想要先配